擬宮人入道詩
然鐙繡佛衣,偶制萬年字。
停針夢九霄,枕上銅駝淚。
紫霄朝玉真,花龕薦荃蕙。
為感昭陽恩,爐香祝千歲。
然鐙繡佛衣,偶制萬年字。
停針夢九霄,枕上銅駝淚。
紫霄朝玉真,花龕薦荃蕙。
為感昭陽恩,爐香祝千歲。
點著燈,穿著繡有佛像的衣服,偶爾寫個‘萬年’的字樣。停下針線活,夢到了九霄之上,枕頭上落下如銅駝泣淚般的哀傷之淚。清晨到紫霄宮朝拜玉真仙人,在花龕前獻上荃蕙香草。為了感恩昭陽殿里皇帝的恩寵,在香爐前焚香祝愿皇帝長命千歲。
然鐙:然,通‘燃’,點燃燈。
繡佛衣:繡有佛像的衣服,表明與佛教相關。
萬年字:可能指寫‘萬年’字樣,寓意長久。
銅駝淚:西晉索靖有‘會見銅駝于荊棘中耳’之嘆,后用‘銅駝淚’表示對國家興衰的感慨或個人的哀傷。
紫霄:道教稱天上仙人居住的地方。
玉真:道教尊奉的仙人。
花龕:供奉神佛的小閣子。
荃蕙:香草名,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德或美好的事物。
昭陽:漢代宮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宮殿。
古代宮廷中,有些宮人因年老色衰、失寵等原因會選擇入道。此詩可能創作于宮廷環境中,詩人站在宮人的角度,描繪其入道前后的心境。當時宮廷等級森嚴,宮人命運多不由己,入道或許是一種無奈的歸宿。詩人可能借此詩反映宮人的悲慘遭遇和復雜情感。
這首詩以宮人入道為主題,通過描繪宮人的行為和心境,展現了宮廷生活的復雜和宮人命運的無奈。在文學上,它生動地刻畫了特定人物形象,反映了宮廷文化和社會現象,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探奇曾禹穴,能賦豈天臺。長自羞知己,徒言謝上材。憂加年近老,名在毀重來。欲去猶增戀,歸心寄草萊。
東南季子,上國賈生。會稽竹箭,嶧陽孤莖。物產因地,品賦斯征。孰若兼美,羽儀上京。上京羽儀,十紀鴻漸。竹待羽栝,木資刳剡。皎皎素絲,涅而不染。晨雞靡暄,徑寸誰掩。豫樟之生,誰能先識。山衡野虞,偶知所植。百尺無枝,何枉斯直。青冥聳翰,丹屑拂翼。爾日聞聲,余稱傾蓋。事以年殊,理因義會。我好春蘭,子歡秋艾。蘭艾既辯,春秋交害。在昔壯年,嘗怪長老。殷勤好少,忘年愛寶。于今念茲,茍求懷抱。綺繻素褐,何傷交道。前有元干,置左置右。后有弘度,流分四部。爰在伊人,蔚為舉首。余掌司直,有謬蘭莠。余既遲暮,傷茲歲聿。迫以賤事,且嬰老疾。子有儔年,方賒來日。雖無事焉,寧忘蓬篳。寤言安適,懷人在斯。九重窈窕,長安莫窺。既迅千里,玉策金羈。且息望美,自事衰疲。
居士賣屋為宅,蓋成舍與瞿曇。尚自無錢結裹,何能轉施南山。一語雅師聽取,插草已自完成。況是三間殿了,如何卻欠全身。
天香浮玉露,金色艷高秋。誰似雙棲者,相依共白頭。
人情多好異,耳目同乖癡。珊瑚生海底,聞者顏自怡。麟鳳圖其形,百世幸睹之。玩習乃其常,曠際應間稀。我顧此靈鳥,抑抑自珍奇。丹穴馀琪樹,軒丘多玉芝。緬然喚儔侶,弋慕何由期。
松色山光靜翠屏,高居春掩綠蘿扃。青牛紫氣龍為道,編貝懸珠歲是星。湖海十年醒旅夢,云霄今日羨鴻冥。佳晨共進延年酒,弟勸兄酬殊未停。
長淮宛轉淮山麓,浩蕩淮光釀山綠。側峰橫嶺巧連延,直自鐘山徹浮玉。曉來煙靄與風塵,面目參差未是真。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觀清凈身。陽烏飛出扶桑路,卻拂群陰披宿霧。朝暉千丈臥長虹,曙色半巖橫匹素。須臾溪壑漸分明,怪底懸崖化赤城。風傳粥板僧定出,露濕野巢鶴夢驚。玄暉舊筆絕俗韻,元素豪奪紫泥印。秖今元素入窮泉,惜哉一代風流盡。
為尋塵外意,沿路入松云。花氣疑還在,磬音虛更聞。齋分香積味,茶泛素濤紋。語罷山林寂,深庭滿綠氛。
淡蕩春風扇萬山,托根何日到人間。歌傳香韻鶯聲滑,舞戀叢枝蝶翅斑。名美定從仙子品,花奇亦許野人攀。階前緩縱尋詩步,杖屨東西任往還。
玉溆花如錦,金塘水似苔。郎船在何處,時聽棹歌來。
行盡羚羊峽,人煙兩岸開。雞聲若吹角,知有海潮來。
昔有龐眉師,九載面石壁。置心諸地外,人天杳俱寂。經猿六時拜,談鳥掌中食。日出天地開,藹然旌旗色。襯施填恒河,結束儼帝釋。雖屈萬乘尊,對者了不識。一吐無圣言,頓掃有為跡。歸路甘雨移,青林杏花白。
藍云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繡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美人家何在,言住湘川湄。獨立嘆無與,采芳何所遺。春情寄瑤瑟,幽怨結江蘺。頻夜尋君夢,云山九處疑。
獵獵朱旗鼓吹翻,聊從父老一攀轅。袞衣可更來南土,鎖鑰今偏借北門。日月自懸三輔近,風云長護七陵尊。何當貌得髯公相,把向麒麟閣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