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感
曲磴疏陰覆綠池,諸公裙屐盛南皮。
文章海內存壇坫,風雨秋來感歲時。
紅燭花殘清夜酒,綠蕪霜落故園枝。
明朝獨對江天樹,長嘯西風倒接。
曲磴疏陰覆綠池,諸公裙屐盛南皮。
文章海內存壇坫,風雨秋來感歲時。
紅燭花殘清夜酒,綠蕪霜落故園枝。
明朝獨對江天樹,長嘯西風倒接。
曲折的石徑和稀疏的樹蔭覆蓋著綠色的池塘,各位文人雅士像當年南皮之游那樣盛集于此。他們的文章在海內有很高地位,秋風秋雨讓人感慨時光流逝。紅燭燃盡,夜酒已殘,故鄉的樹枝上落滿了寒霜。明天我將獨自面對江邊的樹木,迎著西風長嘯,帽子都要被吹歪。
曲磴:曲折的石徑。
裙屐:原指六朝貴游子弟的衣著,后泛指文人雅士。
南皮:三國時曹丕與吳質等南皮之游,為文人雅集盛事。
壇坫:原指盟會時用的土臺,后指文壇。
綠蕪:雜草。
接:古代的一種頭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金陵與文人聚會后所作。當時可能正值秋季,詩人在熱鬧的雅集后,面對秋景,引發了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秋來感時之情,展現了詩人在文人雅集后的復雜心境。其特點是情景交融,既有文采又有情感深度,在當時的文學創作中有一定代表性。
娘生指上血一滴,染盡給孤園里花。三十二枝春盎盎,不知香藹幾恒沙。
海水天際落,北風捲蓬根。愁煙結遠思,薄暮空紛紛。京洛子不留,驅車出都門。離筵楓葉下,客路遠聲聞。借問此日還,何時鷗鷺群。舟移九曲棹,樹隱重關云。笑我鸞鶴姿,久閉樊籠春。煙霞有歸夢,為爾飛吟魂。
西方大圣人,國土名極樂。萬法同虛空,一塵安所著。嗟嗟蠻觸民,智勇困蝸角。
崔巍萬仞儼危梯,躡履多憑一杖藜。老宦躋崖沖斗動,高朋立頂惹風啼。振衣遠望乾坤小,舉首回看日月低。自是登天疑有路,云山縹緲夕陽西。
皇情念手足,大器期晚成。時哉不可后,揮袂輕滄溟。英姿自颯爽,猛志宜專精。接人謙而尊,奉己儉乃宏。晏然處眾中,孰能指以驚。譬彼五岳重,無令見真形。世變在旦暮,天道猶難明。莫茲君父憂,歸來佐中興。
徵君名姓徹宸嚴,谷飲巖棲寶不貪。稱意沙鷗隨上不,論才竹箭美東南。蕩胸震澤吞能九,開徑柴桑益有三。盡為草堂拈勝槩,留將山史作佳談。
買得園亭位面陽,百年心事一時償。風吹楊柳回鸞舞,雨浥芙蕖墮馬妝。相下未成真率會,洛中空記姓名香。當時太液池邊宴,不信人間六月涼。
蒼嶺松花結子成,南明山色翠相迎。游客思,故人情,不是陽關墮淚聲。
曉風飄磬遠,暮雪入廊深。念載禪房宿,慇勤自洗心。
紅點薔薇架,綠深桃李蹊。語鶯知果熟,忙燕聚新泥。節物有常態,羈游無定棲。寧須說鵬鴳,物理固應齊。
旅寓仍艱歲,溪毛入饋盤。泥芹洗秋白,露菊擷朝寒。未覺江湖遠,空驚歲月闌。諸兒還自喜,頗亦試艱難。
蓬閣多馀暇,天寒懶出門。宴眠書幌靜,夜話地爐溫。甌觸烹茶鼎,瓢浮著酒盆。翻同未應舉,嵩洛住山村。
偶隨樵父采都梁,竹屋松扉試乞漿。但見東軒堪隱幾,不知公子是監倉。溪中亂石墻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我是江南舊游客,掛冠知有老蕭郎。
征途安敢更遷延,冒入重圍勢使然。眾果卻應存苦李,五瓶惟恐竭甘泉。多端莫撼三珠樹,密策尋遺七寶鞭。黃篾舫中梅雨里,野人無事日高眠。
雁之蕩兮,乃在甌越之野,瀛海之堧,有萬菡萏镵青天。東南形勝此其最,我嘗著屐周覽于其間。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氣混沌何由穿。巨靈運斤鑿鬼竅,列缺吐火施神鞭。遂令后爾萬萬古,見此錯愕難為言。上疑日車解轡傾側過,下恐地軸撓動相鉤牽。昨夢尋君拂煙去,有擁芝蓋導我前。崩崖旁豁瞰空洞,回溪不定行蜿蜒。狂雷砰訇起何處,白龍噴薄飛層巔。熊蹲豹擲,若怒若啼。霞明霧涌,倏閃倏開。重重掩掩,變幻不可以極兮,我方矯首睨立乎云梯。南望海水不滿杯,灣環下繞山足來。仰攀玉女駕,笑踏飛鸞低。群仙集倒影,雜佩中徘徊。聳身直上浩無際,海月正掛吹簫臺。于焉得深悟,扶桑警天雞。蘧蘧驚覺在枕席,但聞落葉如雨風凄凄。君來謝我欲西邁,惜此不及窮扶攜。我知君身有靈氣,世上塵土胡能迷。推仁澤物本我事,成功斂退真奇哉。碧桃花發俟君到,勿使引領雙眉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