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端午閨中詞 其一 健人
縷絲裁絹。小小人名健。但得一心常繾綣。兩好時時對面。
臨風故作娉婷。看花想像儀形。任取釵橫鬢亂,年年祝向芳齡。
縷絲裁絹。小小人名健。但得一心常繾綣。兩好時時對面。
臨風故作娉婷。看花想像儀形。任取釵橫鬢亂,年年祝向芳齡。
用絲線裁剪出絹布,做成小小的人形稱作健人。只希望能與愛人一心常相牽掛,兩人時時對面相伴。在風中故意擺出美好的姿態,看著花想象愛人的模樣。任憑頭上釵斜鬢亂,年年都對著這健人祝愿愛人青春永駐。
縷絲裁絹:用絲線裁剪絹布,這里指制作健人。健人:端午節時用綾羅制成的小人形,佩戴以辟邪。繾綣:形容情意纏綿,難舍難分。娉婷:形容女子姿態美好。儀形:容貌、形象。
端午節在古代是重要節日,有諸多習俗。此詞創作背景可能是女子在端午期間,按照習俗制作健人,由此引發對愛人的思念,從而寫下此詞表達內心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閨中女子對愛人的深情。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端午節習俗來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古代女子的情感世界。
芒鞋竹杖西出關,行盡千山與萬山。
黃塵烏帽不埋沒,丹霞選佛非選官。
請君抬起幞頭腳,向上猶有二四著。
再拜更問王老師,老師規模難摸索。
魏公大雅士,英英峙冰玉。平反廷尉府,共理滁陽牧。
奮髯懾狐鼠,折箠行鳧鶩。高眠日照廊,坐嘯風生竹。
度堂云雨上,斗柄高插屋。擺落區中緣,超搖塵外躅。
遙蒼擁鬟髻,漱碧韻琴筑。雖無花解笑,自有云樹宿。
王春亦已班,臣晝可屢卜。舉目送歸鴻,寄此千里目。
投老一浮萍,長亭復短亭。
誰憐仙客去,自有故人經。
世亂眉多赤,情高眼獨青。
臨分聽苦語,令我醉時醒。
天馬從來不受韁,騰云注目電爭光。
心如銀漢纖塵靜,氣逼金盤曉露涼。
妙語織成文繡段,扁舟刺入水云鄉。
朝天便若登仙去,騶馭何人得侍傍。
日長永巷車音細,插竹灑鹽紛妬恃。
美人零落涇水寒,兩鬢風鬟一揮涕。
柔毛????與人群,兒女恩怨徒紛紛。
洞房那復知許事,但畫遠牧連空云。
槲葉飄蕭晚風勁,羖??相追寒鵲并。
短童何處沙艸深,族走群飛各天性。
向來鞍馬曹將軍,文采班班今尚存。
林下夫人更超絕,新圖不作五花文。
窗戶遙開紫翠間,小橋獨立聽潺潺。
意諧獨有清風共,興盡聊隨落照還。
但見虛童蒙白帢,且無瀧吏發骍顏。
風花雨葉元無定,何必區區戀故山。
隱幾拋書坐,欹床聽雨眠。
僧來逢自足,盜去失青氈。
楚國雖三戶,滕氓尚一廛。
如今更何恨,端用酒為年。
客居厭窮獨,蓬艾翳環堵。
莊舄尚越吟,鐘儀猶楚語。
吾人有奇操,空洞見城府。
相逢逆旅中,霧豹初一睹。
拘囹賦囚山,避謗憎市虎。
褰裳肯顧我,崖嶠走風雨。
微吟對清夜,破此五月暑。
墜露挹金莖,空花墮犀麈。
孤燈映籠紗,泠滟翳復吐。
耿耿遂不眠,逢逢聽晨鼓。
蠢然冥頑孰與覺,空中雷電忽磅礴。
大音希聲本無作,回祿奮怒飛廉惡。
一鼓成鐘神所托,劍蟠蛟螭怒牙角。
六種震動天雨雹,鑄此銘詩呵不若。
崩云四合千嶂重,奔電一掣十里紅。
土囊叱吸萬竅風,江翻石走昏相蒙。
疾雷破柱鞭老龍,百賈顛沛市井空。
銀河倒傾千丈谼,魚鼈欲取山為宮。
洪濤舂天怒相攻,大舸吹簸如飛蓬。
醉臥掀舞一葉中,洗我云夢芥蒂胸。
忽然變滅何匆匆,雷公收聲電改容。
霞舒霧卷縈長虹,紺碧萬頃磨青銅。
溪邊結網南巷翁,白發黃馘射兩瞳。
赤鱗騰出無留蹤,刻舟求劍何時逢。
方丈盈前送八珍,山人不是此中人。
試尋僧缽齋廚近,更喜園官菜把新。
秋滿城頭看落葉,風吹酒面已生鱗。
何時共過溪邊寺,雪夜扁舟發興頻。
一株斜壓半簷茅,索笑誰堪著句嘲。
風度暗香浮遠水,枝回嫩綠到新梢。
冰生處子精神外,玉立天涯雪月交。
吟處不須歌酒涴,柴門誰許野僧敲。
孤煙抱水村,落日滿云樹。
亂山如連環,楊柳是門處。
青繚竹谿灣,翠點苔石路。
鐘魚寂無聲,白日掩僧戶。
茗碗酌云腴,香篆擢煙縷。
坐穩不知夕,炯炯山月吐。
藤州三月作小盡,梧州三月作大盡。
哀哉官歷今不頒,憶昔升平淚成陣。
我今何異桃源人,落葉為秋花作春。
但恨未能與世隔,時聞喪亂空傷神。
家是江南友是蘭,水邊月底怯新寒。
畫圖省識驚春早,玉笛孤吹怨夜殘。
冷淡合教閑處著,清臞難遣俗人看。
相逢剩作樽前恨,索笑情懷老新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