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驛婦人圖
慢笑開元有幸臣,
直教天子到蒙塵。
今來看畫猶如此,
何況親逢絕世人。
慢笑開元有幸臣,
直教天子到蒙塵。
今來看畫猶如此,
何況親逢絕世人。
微笑著嘲笑開元年間有那些得寵的臣子,正是他們使得天子遭受流亡之苦。如今看著這幅畫像尚且有這樣的感慨,更何況親身遇到那絕世佳人呢。
慢笑:微笑,此處有嘲諷之意。
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開元年間唐朝達到鼎盛,但后期政治腐敗。
幸臣:受皇帝寵信的臣子。
蒙塵:指天子遭難出奔。
絕世人:指畫中的佳人,也暗指楊貴妃之類的絕代佳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描繪開元年間相關故事的畫作后有感而發。當時唐朝或許面臨著類似的政治問題,詩人借古事來表達對現實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歷史上奸臣誤國的現象,以史為鑒。其突出特點是借畫抒情,借古諷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蕭蕭戎馬昔升虛,壯士吹笳慘不舒。關外羽書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沙田雨足仍生黍,河水冰消不禁漁。洛下賈生猶獻策,平明立在玉階除。
嬴蹶劉興齒舌存,百篇大義盡堪聞。孝文無意脩王制,古典重遭伏勝焚。
樵嵐無蟹有監州,已負詩腸過一秋。莫怪淵明便歸去,得渠自合老菟裘。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故園松菊應無恙,上國新醪也自佳。兩地思歸俱未得,一身長笑在天涯。
鳧舄初臨齏臼辭,瓊瑤共葉柏舟詩。不須更上陳情表,帝遣彤書贊女師。
堯舜與人同,孔子豈獨異。而吾異孔子,高遠若難至。絕世作妙語,出之一何易。古今萬明哲,未必躋此地。假年欲學《易》,孰能解其意?造化雖無窮,日用理非邃。人莫不飲食,反省鮮知味。以此求圣人,或者得所志。死生何足道,后圣必相契。惜哉無孟軻,誰與告來世?
欲別哽無語,蘸酒評歸期。潮汐有朝暮,郎心無轉移。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邊留思露搖身。背煙垂首盡日立,憶得山中無事人。
賜環初就日,弛擔又逾年。老矣懷三徑,歸歟有幾錢。報君慚犬馬,戀闕望云天。但得鄰顏巷,寧論負郭田。
君不見波間蜃,吞吐樓臺倏千仞。君不見巖間蛛,四張羅網迷空虛。君子行善苦不足,小人濟惡才有馀。沉機伏弩絆飛走,變幻诪張何不有。術窮數盡來天刑,青冥白晝飛雷霆。君不見林甫剖棺檜丑繆,千秋永劫昭大戮。
耕桑本是吾儒事,不免饑寒智者非。出處自然皆有據,不應感念泣牛衣。
奴唱吳歌郎扣舷,明朝郎去有誰憐。恨殺吳山遮望眼,不見江頭郎去船。
龍游宮沼鳳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綿蕝草儀三日具,大亨饗帝五云交。執輿已信神為馬,和鼎寧容祝代庖。八月涼風張樂地,頌聲洋溢播云巢。
笑當年柏臺蘭省,四時風景孤負。歸來幸得身無事,底又匆匆朝暮。心口語。是傳癖詩臞,常把芳辰誤。夜來風雨。早練帨云飄,紅衣霞卷,香滴翠杯露。司花手,無限芳妍留住。凝妝為我延佇。姑仙綽約如冰雪,次第相從微步。天不妒。便失卻東隅,盡有桑榆路。人間塵土。看太華峰頭,花開十丈,吾老尚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