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五十九
端門授命有云礽,
一脈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劉禮部,
東海絕學在毗陵。
端門授命有云礽,
一脈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劉禮部,
東海絕學在毗陵。
朝廷授命之事有后代傳承,那一脈精微的學說我恭敬地繼承。我怎敢越過已去世的劉禮部,東海學派的絕學如今在毗陵。
端門授命:指朝廷授命。
云礽:泛指后代。
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辭。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這里指代去世的人。
祧:原指遠祖的廟,后引申為超越、越過。
劉禮部:指劉逢祿,清代經學家,禮部主事。
東海絕學:指常州學派的學術,因常州古屬東海郡。
毗陵:今江蘇常州。
龔自珍生活在晚清時期,學術上常州學派興起。劉逢祿是常州學派的重要人物,龔自珍受其影響,此詩創作于龔自珍繼承和弘揚常州學派學術思想的過程中,展現其對學術傳承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學術傳承的態度,突出龔自珍對常州學派學術的尊崇與繼承決心。它反映了當時學術流派的發展情況,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龔自珍在學術傳承方面的貢獻。
宦途元自險于山,我輩孤寒分外難。
蕭寺羨君成勝概,新詩為我解愁端。
自嘆落落無三語,底事區區為一官。
初夏北窗新枕簟,碧梧晝影正清團。
當年博望奏邊功,異種曾攜苜蓿同。
摘乳那煩挏馬令,引須聊愜好龍公。
頗憐漢地離宮在,未許涼州酒甕空。
回紇祇今重??肉,清陰彌望滿關中。
黃金涌出碧檀欒,消得充庭舞廣寒。
露蕊移將天上種,云階借與月中看。
扶疎清影立黃鵠,匼匝滿庭翔翠鸞。
吹徹玉笙正涼透,香風萬斛夜漫漫。
欹枕目雙炯,觸屏腸九回。
玉蟲迷眩霧,銀鹿伴饑雷。
清夢雖驚隔,丹心未猝灰。
青萍聊把玩,塵匣為誰開。
碧梧正耐雪溪秋,況是西風送客舟。
華宴雖思奉婪尾,粗官何敢作遨頭。
達尊諒識詩囊意,負約仍輸酒斛籌。
想見尊前列紅袖,可憐無分聽梁州。
黃綺避世翁,萬乘輕商顏。
翻然為羽翼,國本安泰山。
出處義與比,盛衰世相關。
懷古誦考槃,令人欲長嘆。
至寶幢邊寶器鐘,含光承影狀難窮。
明明山立千峰表,湛湛鄞清萬派中。
煉不回容精匪石,灼無變澤氣如虹。
誰疑湖海豪猶在,安得樓高更臥龍。
春蠶繰繭白如霜,機婦停機待天涼。
井蛩一夜秋已至,寸絲千結縈柔腸。
催租吏囂翁媼怒,裘葛未成心轉苦。
篝燈促織永夜忙,悔殺比隣日長語。
巡歷郡邑間,人若未厭棄。夾道爭向觀,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聽余,咸謂物吐氣。老奸與宿贓,神奪而心悸。
預知犯難逃,已多速奔避。先嘗受其賕,今皆償之既。
非懾使者來,安得自知畏。予默揆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氣不美,先儒說有味。彝倫若盡去,太半為鬼魅。
禽獸爭食人,殆盈野盈市。跡其所作為,殆惡過異類。
不潔食不飽,甚焉官與吏。慘酷以濟之,甚若豺虎噬。
豈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刑法用當窮,根本惕若厲。
豈謂猶有民,能喜使者至。或鞠躬焚香,或遠送旗幟。
望來漳民情,愿留泉民意。此猶碩果然,不食生可覬。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離。何啻千百輩,施行才一二。
自嘆水一杯,孰救炎火熾。傷心復傷心,竟夕不能寐。
里枌敷蔭樾,晝繡借輝光。
誘接嘗登席,摳趨屢負墻。
故山欣弭節,華屋痛帷堂。
歲晚凋松柏,令人重慨傷。
春賦之作,八荒是同。
掞詞寄情,則其余功。
德異玩人,理存觀妙。
臣藏其真,以見電笑。
樂天聽琵琶,嘗賦猿哀鳴。物產無古今,均此潯陽城。
我居廬山趾,日夕游郊坰。步足歷幽谷,登山窮絕陘。
經行徧巖岫,未始聞此聲。相望三百年,山水同虞衡。
詎可風氣殊,乃亦殊所生。矯矯長臂公,相從東歸舲。
皎皎白玉面,玄衣吟嘯清。線垂黃金衣,詭侍夸異形。
不系李約鐵,悲風動南??。不把碧玉環,峽山棲杳冥。
楚賓攀樹枝,腸斷不堪聽。變化倏異涂,更作巴西稱。
突兀見眼前,兒童不知名。西軒驟雨過,東牖初月明。
循階聞夜蛩,有酒仍獨傾。忽聞湘水吟,頓覺凄然驚。
吾方笑樂天,為此外物攖。反觀還自笑,翁倦非忘情。
糧府久關慮,騎官方應占。
天心昭可卜,人事備當嚴。
一葦江難恃,三巴民已殲。
閉關還早計,璿玉不須覘。
扶顛而持危,在天下大勢。
撥亂而存亡,在國家大計。
一司一事間,未足系興替。
馬援為郡守,尚不屑煩細。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違戾。
況為公與卿,不思大經濟。
今大姓黠羌,幾倍過漢世。
中有根木存,猶在加護衛。
大都如弈棋,敗局如已逝。
如有一勝著,敗乃以勝繼。
巽當知衡權,是乃德之制。
果哉末之難,圓神妙龜筮。
愿言其吉兇,大辟天地閉。
擁衾無事可相干,急報飛瓊急起看。
推戶已成千頃白,倚欄未覺十分寒。
三逢瑞景開心目,幾費詩翁琢腎肝。
妙句鼎來方對客,共吟驚喜欲忘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