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三○四
圖籍移徙肺腑家,
而翁本學段金沙。
丹黃字字皆珍重,
為裹青氈載一車。
圖籍移徙肺腑家,
而翁本學段金沙。
丹黃字字皆珍重,
為裹青氈載一車。
把書籍遷移到視作肺腑般重要的家中,你的父親本就像段玉裁那樣精于學問。書上用朱筆和黃筆批注的每個字都十分珍貴,用青色氈子包裹著裝載了滿滿一車。
圖籍:書籍。移徙:遷移。肺腑家:指視為重要的家中。
而翁:你的父親。段金沙:指段玉裁,清代著名經(jīng)學家、文字音韻訓詁學家,號懋堂,江蘇金壇人,金壇古屬金沙郡,所以稱段金沙。
丹黃:舊時點校書籍用朱筆書寫,遇誤字用雌黃涂抹,合稱丹黃。
青氈:青色的毛氈,這里用來包裹書籍。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創(chuàng)作于1839年,這一年他辭官南歸。當時社會處于變革前夕,傳統(tǒng)學術(shù)文化依然有著重要地位。此詩可能是龔自珍在整理或遷移書籍時有感而發(fā),體現(xiàn)了他對知識和文化傳承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書籍和學問的珍視,突出特點是用典和細節(jié)描寫。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崇和傳承意識,展現(xiàn)了龔自珍對知識的敬重態(tài)度。
情契居連屋,炊齋霤合煙。
放懷行共出,得語坐相傳。
竹戶云深入,蘆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賦擬前賢。
一汀紅糝蓼花天,滴滴清寒曉露圓。
回首洞庭山半點,傷心桂嶺路三千。
詩魂夜寄青林月,漁唱聲回綠樹煙。
卻笑陶朱不如我,我無西子與同船。
乾元山頭洪水發(fā),溪有長蛟潛伺察。
兩岸居人莫等閑,年深物怪終騰拔。
往歲鄰封遭水變,只道溪流凈如練。
倏忽人煙數(shù)里間,夜半平沈皆不見。
東南地坼乾坤浮,幾番赤子葬洪流。
神龜去后不復返,休看浪打石人頭。
抽身龍尾外,一壑本來心。
書卷竹陰潤,筆床花氣侵。
耿光增魏笏,雅趣寓陶琴。
隠幾時搜句,忘言兀似瘖。
昨日蘭橈逐順流,今朝湖口泊歸舟。
千山日暖雪花散,萬里風高云葉收。
江影曲通西蜀遠,湖光橫與北溟浮。
岳陽奇眺嗟猶欠,付與他年穩(wěn)上樓。
談天多巧中,名在士夫間。
行遍西江路,來游南岳山。
病侵心緒懶,窮慣面皮頑。
莫說功名事,祿書從卷還。
人人羨登仙,去作上界游。誰知世蒙恩,公其晦叔流。
眾芳正回春,一葉偶似秋。靈修豈數(shù)化,宿莽休檻洲。
卻憐貪榮人,前后幾蜃樓。策今陳洛陽,疏肯諛滄州。
閶闔浮云開,臺閣清風留。所期共推慶歷車,可復偏重元祐舟。
吹帽海風鴉背起,馮夷知我酒微醺。
樓臺氣壓金焦浪,鐘鼓聲飛淮浙云。
戈甲虎爭余塊石,榛蕪鼪嘯幾斜曛。
山僧不管興亡事,清坐閑披貝葉文。
絕頂謁龍公,森寒石作宮。
路盤青壁上,瀑瀉白云中。
僧說聞雷出,人疑與海通。
幾時陰晦夜,來此看拏空。
生世可無友,吾友得仁叔。行己嚴尺度,色夷氣清穆。蠅頭觀世態(tài),麈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風欲飽帆腹。重陽兩日是,不共一杯菊。
吾儕跡浮萍,同是客京轂。作討俱出此,正爾未免俗。
倘有廩可指,一笑如魯肅。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軸。
所以窮杜陵,恨欠突兀屋。波寒凈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帶水,后會殊未卜。越山君舊游,我亦曾寄目。邇來平安否,細與問修竹。
昨仕京華豪未減,脫??不問貴游嗔。
詩家爭欲推盟主,丞相差教作散人。
閉戶自為千載計,入山又忍十年貧。
幾思投劾從公去,背笈肩琴澗水濱。
舊說閩人苦節(jié)稀,先生獨抱歲寒姿。
老年絳帳聊開講,當日烏臺要勘詩。
東合不游緣有氣,草堂未架為無貲。
輕煙小雪孤山路,折賸梅花寄一枝。
殿陰古杉高百尺,蒼弁虬髯森淀漆。
林深化蝶粉光冷,威鳳飄飖感仙實。
旁有聾僧喚不聞,囁囁枯吟如有失。
或時兀坐何堆豗,或時手把古書帙。
帙中明星不復記,案上吟篇已亡律。
居山六月不知暑,地涼艷草生幽苾。
茶灶泥崩古蘚黏,石盆仰地蓮花出。
山童晝睡靠其旁,袴如盤絡不掩膝。
僧今老矣無別懷,時夢響潭清汩汩。
終當卜室居其偏,坐看蜿蜒舞清溢。
筼筜深谷近青霄,春盡思君夢自勞。
歌鳥不來香室掩,綬花空結(jié)紫藤高。
荒池瓦礫迷芳草,曉案煙云擁墨袍。
山近響潭多勝好,論詩無處覓劉曹。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顏寂寂度年芳。
門前草色迷行徑,院里花陰接步廊。
弓樣展來靴尚窄,黛痕剃出頂應涼。
當時若使窺鸞鏡,一步何因出洞房。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