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穎明歸云間
帶病難成醉,驚心是別筵。
識君才舊歲,送客又新年。
午夜爐邊火,秋帆樹外煙。
他時重入洛,潭北訪漁船。
帶病難成醉,驚心是別筵。
識君才舊歲,送客又新年。
午夜爐邊火,秋帆樹外煙。
他時重入洛,潭北訪漁船。
我帶著病容難以沉醉,面對這送別酒宴內心十分驚痛。去年才結識了你,如今又在新的一年為你送行。回憶起我們曾在午夜圍坐在爐邊烤火,想象著你此番離去,秋帆遠去,如樹外的輕煙。日后你若再次進京,可到潭北來尋訪我的漁船。
云間:今上海松江的古稱。
別筵:送別時的酒宴。
舊歲:去年。
入洛:晉代陸機、陸云到洛陽,后常用“入洛”比喻到京城。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詩人在身體不適時送別友人馮穎明回云間。可能當時詩人與友人結識不久,感情卻已深厚,新歲之際的離別讓詩人更加傷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時間對比和虛實結合增強了情感表達。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送別時的細膩情感。
殿琯吹灰報載陽,內家相慶互飛觴。繡工未必能終日,晝景誰知一線長。
七十馀年六月期,每逢此日輒生疑。數椽亭就閑拋擲,三尺蓑成久未披。蛺蝶飛飛難入夢,鷗鳧泛泛欲依誰。昨非雖覺非猶甚,今日還須到幾時。
無聊長寄一枝筇,悔不同君四百峰。舊榻盡容獰虎待,半鐺常煮野云供。到家應共憐窮子,博飯無如學老農。從此入山惟穩睡,只愁僧打五更鐘。
咸陽隩區何遙遙,舊稱天府群雄朝。重關百崄為敵守,沃野千里緣耕燒。橫橋南渡銀漢渺,高屋上建瓴水消。河流呼吸撼地軸,岳撐峍屼干招搖。東制連衡一百萬,西來約法唯三條。吳賢曾嘆國風美,趙伯親承錦瑟調。鐘山王氣不可厭,十二金人同日銷。遂令昭德蓄威地,一價夜到如摧彫。明公出鎮復考牧,權因望重元非招。坐知春草長城窟,不見胡兒獵與樵。
寒水縠紋輕,遠山如帶縈。望溟濛、何處陰晴?三五回鳧飛漸遠,人獨立,正秋清。潮趁汛期生,幾回肆縱橫。到而今、剩此清瑩。莫道漸平消意氣,正待與,白鷗盟。
香雪飄零,暖風著柳籠絲雨。惱人情緒。春事還如許。寶勒朱輪,共結尋芳侶。東郊路。亂紅深處。醉拍黃金縷。
瞥眼花成實,驚心鳥作橋。婆娑巫覡笑,齋沐老僧朝。薄月疏煙竹,回風怒水條。馀生施靜嶠,轉覺世途遙。
斯人已云逝,我尚嬰市喧。何當拂塵去,難覓桃花源。
我愛能詩劉夢得,虞陽一別已三秋。虛名自昔邀青眼,知己于今少白頭。夜雨剪韭欣對榻,春風啜茗共登樓。揚州杜牧歸來否,落日西風渺渺愁。
揚州何處月,老去更江湖。赤子千年戴,青天片石孤。乾坤堯舜事,賢圣禹皋謨。我問程夫子,浮云是有無。
瓦裂慨平生,無眠枕半橫。逐臣常內訟,謫夢自多驚。投曉星河澹,近山鐘鼓清。晨炊知米賤,猶恐費經營。孤衾萬感不能平,籍也捫心未覺盲。疏雨過云才數點,宿酲扶夢正三更。瘴煙侵我須教老,春物牽愁自在生。疇曩犬雞無寸效,如今方愧子真耕。
志士殊超俗,平常不作奇。到官如去日,歸橐似來時。尚友皆名世,沿流逮武夷。由來清操別,端的畏人知。
天才敏妙不煩思,斗酒青蓮信有之。猶記小齋新柳發,三更和盡百篇詩。
螢火不知人已去,夜深猶傍竹窗明。
東京崔子玉,臥病隔清漳。天上青藜燭,何人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