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寓汾州之陽城里中尉敏滹家祭畢而飲有作 其二
流離逾二紀,愴恍歷三都。
墮甑煤還拾,承槽酒旋沽。
荒庭依老檜,空谷遺生芻。
白發偕宗叟,相看道不孤。
王孫猶自給,一頃豆萁田。
今日還相飯,千秋共爾憐。
青門余地窄,白社舊交偏。
傳與兒曹記,無忘漢臘年。
流離逾二紀,愴恍歷三都。
墮甑煤還拾,承槽酒旋沽。
荒庭依老檜,空谷遺生芻。
白發偕宗叟,相看道不孤。
王孫猶自給,一頃豆萁田。
今日還相飯,千秋共爾憐。
青門余地窄,白社舊交偏。
傳與兒曹記,無忘漢臘年。
我流離失所超過二十四年,恍惚間已歷經三個都城。就像打破甑后還去拾煤渣,剛接滿酒糟就去買酒。荒蕪的庭院傍著古老的檜樹,空曠的山谷里遺落著新割的青草。我和同宗的老者都已白發蒼蒼,相視一笑,覺得堅守正道并不孤單。王孫還能自己維持生計,靠著一頃種豆的田地。今天大家相聚吃飯,這份情誼千秋萬代都讓人憐惜。青門可容身之地狹窄,白社的舊友也所剩不多。把這些事傳給兒孫們記住,不要忘了我們漢人的傳統節日。
二紀:一紀為十二年,二紀即二十四年。
愴恍:恍惚。
墮甑:《后漢書·郭泰傳》載孟敏荷甑墮地,不顧而去,人問其故,他說甑已破,看也無益。這里指處境困窘。
承槽:承接酒糟。
生芻:新割的青草,此處象征情誼。
青門:漢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后泛指京城城門。
白社:指隱士所居之地。
漢臘年:漢代的臘祭之禮,這里指漢族傳統。
此詩創作時間應處于社會動蕩時期,詩人歷經流離。汾州可能當時是相對穩定之地,詩人寓居于此,在冬至祭祀后有感而發。從詩中可看出詩人堅守漢族傳統,可能處于異族統治時期,表達對本民族文化和傳統的堅持。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流離之苦與堅守正道的信念,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體現了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
欣莫欣兮春日,悲莫悲兮秋夜。伊秋夜之可悲,增沉懷于遠情。嘆授衣之豳詩,感蕭瑟于宋生。天寥廓兮高褰,氣凄肅兮厲清。燕沂陰兮歸飛,雁懷傷兮寒鳴。霜盈條兮璀璀,露沾葉兮泠泠。
來賓有雙雁,峨峨漸江皋。豈嘗謀稻粱,逝將辨卑高。乃知可為儀,初不在羽毛。鄙哉負涂豕,蹢躅爭一槽。云間兩鳴鶴,清聲聞蘭皋。洗我蛙黽耳,興逐秋天高。頗欲從之游,安得六翮毛。歸來三嘆息,誰家鬧檀槽。
鉛筆讎書客,朱幡守土臣。素餐方側席,黃發已侵巾。喜有山圍郭,仍憐水滿津。清華閑耳目,瀟灑長精神。秀色秋來重,寒聲雨后新。宿云當戶牖,流月過松筠。北圃分殊境,西湖斷俗塵。渚花紅四出,沙鳥翠相親。芡老含珠實,魚驚躍錦鱗。飛梁淩窅渺,虛榭壓奫淪。嶺對橫修竹,洲分抱白蘋。靜宜人事拙,閑覺道腴真。器小難周物,官微幸庇身。簿書偷暇日,杖屨想幽人。溯險飛游艇,探奇漾釣緡。形縻甘鶴怨,心泰得鷗馴。督府恩容久,芳箋訊問頻。門庭嚴衛戟,尊俎從華紳。卻起煙霞興,還思水石鄰。自嗤田父樂,那可薦鴻鈞?
自分孤臣九死應,國仇家難轉相仍;埋名恨不同梅尉,誓旅知非擬駱丞。芳草王孫歸莫望,蒼梧帝子去無憑。枕戈此日將何待,仰視浮云一撫膺!
銜聲托影淩天度,香霞入握云吹步。鳳羽化瓊膚,五靈呈舊符。紫華鋪玉座,月顫星流墮。丹詮泥人歸,霓裳搖麝幃。
縞霜霏霽雪。漸翠沒涼痕,猩浮寒血。山窗夢凄切。短吟筇猶倚,鶯邊新樾。花魂未歇。似追惜、芳消艷滅。挽西風、再入柔柯,誤染紺云成纈。休說。深題錦翰,淺泛瓊漪,暗春曾泄。情條萬結。依然是,未愁絕。最憐他,南苑空階堆遍,人隔仙蓬怨別。鎖芙蓉、小殿秋深,碎蟲訴月。
旅夢一枝斜,嫩紅初吐花。無端春信息,知爾報儂家。
畫旗飄,靈幄捲,彩翠剝如雨。玉貌明妝,隱隱怨蛾聚。可憐枳殼花開,凝丹點絳,盡千載、啼斑偷注。黯凝佇。滿壁水墨全昏,猶把斷腸譜。繡帔尼師,指點向廊柱。怪他哭后長城,崩馀粉堞,忒畫得、周遭如許。
相思隔穗石,蹤跡轉堪疑。仙去騎羊后,書傳賦鵩時。還丹君術誤,逝水我心悲。欲策素車去,寒江阻后期。
江浙都來得幾程,風潮聲里是樟亭。春膏又動一犁雨,華發相看眼自青。
更漏沈沈夜不嘩,坐來羈思繞天涯。八千有路通鄉井,二萬無錢付酒家。歸夢被寒霜瓦重,醉吟毫潤雨珠斜。十年蕭索青氈老,自起挑燈看莫耶。
南州喜見后人賢,文彩風流信有傳。相送閶門斜日里,攜家淮水亂云邊。推篷梅雨新晴候,掛席江風欲曙天。若到清涼臺下寺,老僧應解說當年。
帝城九日晴偏好,嘆秋水、蘆花老。送目登樓云浩渺。疏林煙靄,夕陽宮闕,數點蒼山小。經年車馬東華道。節序匆匆、寒霜早。遙憶東籬花綻了。新醪才熟,茱萸同插,一個人兒少。落花飛絮游絲罥。傍若個、秋千院。鳳子蜻蛉雙翅顫。尋香沾粉,綴紅成片。莫使愁人見。綠煙如織銀塘慢。性癖長耽花鳥伴。苦被黃塵催鬢短。謝池春詠,滕王蝶戀。寫入輕羅扇。
風濤激石響,流水無盡時。落日懸大樹,往來照別離。我車既已殆,我馬亦已疲。河梁不可見,倀倀將何之。進退兩艱難,躑躅水之湄。行人招舟子,相望隔一涯。南風打雙槳,逆浪來遲遲。過客爭渡喧,或遺白接離。臨深凜庭訓,舟船防崄巇。任人更雜踏,獨立終游移。舟子向我道,履險常如夷。幾見惡風浪,禍及弄潮兒。舟子致殷勤,步履相扶持。攝衣與褰裳,水性素不知。未除酸腐氣,嘲笑又奚辭。昔過烏溪橋,橋長命如絲。今渡烏溪舟,舟小使人悲。轉瞬通隔岸,前村露酒旗。回首望故鄉,空歌長相思。
行徹天涯萬里山,月明方照海珠還。瘴鄉來往渾閒事,聊為清湘一破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