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 二首,冬夜
細雨絲絲宵永。風逗繡帷初冷。兀坐掩屏山,嘹唳雁聲難聽。孤另。孤另。最是燭殘香燼。
閑撥玉爐煙篆。陣陣北風吹幔。滴瀝小窗前,長共淋鈴凄斷。宵短。宵短。不抵離愁一半。
細雨絲絲宵永。風逗繡帷初冷。兀坐掩屏山,嘹唳雁聲難聽。孤另。孤另。最是燭殘香燼。
閑撥玉爐煙篆。陣陣北風吹幔。滴瀝小窗前,長共淋鈴凄斷。宵短。宵短。不抵離愁一半。
夜晚漫長,細雨如絲飄落。風撩動繡帷,開始有了寒意。我獨自坐著,掩著屏風,那雁鳴聲凄厲,實在讓人不忍聽聞。孤獨啊孤獨,最讓人難受的是蠟燭燃盡、香也燒完。閑來撥弄玉爐中裊裊升起的篆香。陣陣北風吹動帳幔。小雨在小窗前淅淅瀝瀝,好似唐玄宗的《雨淋鈴》曲般凄楚斷腸。這夜晚看似短暫,卻抵不上我離愁的一半。
宵永:長夜。
逗:撩動。
兀坐:獨自端坐。
屏山:屏風。
嘹唳:形容聲音響亮凄清,這里指雁鳴聲。
孤另:孤獨。
燼:物體燃燒后剩下的東西。
煙篆:指焚香時所起的煙縷,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稱。
滴瀝:形容雨水下滴聲。
淋鈴:即《雨淋鈴》,曲調名,相傳為唐玄宗入蜀時雨中聞鈴聲而制,曲調凄婉。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情感來看,可能是作者在一個冬夜,因思念某人而作,當時或許獨居,內心孤寂,離愁別緒涌上心頭,遂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愁別緒。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和反復的情感強調,將孤獨寂寞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婉約詞的典型風格。
古榕深樹碧煙凝,小箬山前望眼明。粵客思親原有淚,軥辀休送斷腸聲。
翰苑春坊清切地,從來未有效涓埃。天朝三十三年祿,虛負君恩養不才。
朔氣擁江門,離心那可論。數聲寒度雁,雙淚暗啼猿。訪古嚴灘下,探奇禹穴存。薇垣知國士,去矣漫銷魂。
晚歲耽名勝,更愛武陵春。桃花源上秦洞,二月總消魂。徙倚雕欄畫閣,俯仰壺頭夢澤,吳楚壯胸襟。多少雪霜后,亭榭又翻新。人去矣,物猶在,不迷津。徘徊里許花徑,拾級撫碑林。陶記劉詩漢碣,翠竹蒼巖古柏,往事費探尋。前代興亡跡,過客幾能論。
九疑山中萼綠華,黃云承襪到羊家。真筌蟲蝕詩句斷,猶托馀情開此花。
仙子已乘仙鶴去,山中空有望仙臺。啼殘幽鳥日將暮,落盡好花春未回。入畫峰巒流水外,倚空樓觀白云堆。嶺南狂客經游處,幾度題詩掃綠苔。
看山不覺暝,月出禪林幽。夜靜見空色,身閑忘去留。疏鐘隔云度,殘葉映泉流。此地欲為別,諸天生暮愁。
白衣庵傍北城隈,聞道諸天寶剎開。古木馀陰籠玉案,石泉流水泛蓮杯。文星向晚曾同聚,詞客尋幽擬再來。我欲追歡橫槊賦,硯池應散雨花臺。
繡幕罩梅花,莫放清香透。鑒里朱顏歲歲移,只道花依舊。把酒問梅花,知我離情否。若使梅花知我時,料得花須瘦。
玉戚金戈壯國容,每當三五候飛龍。月中真得持盈意,常見光華護九重。
古人遙相望,每恨不同時。同時得古人,歡樂良在茲。君歸豈不佳,交游滿京師。門前車馬來,笑言慰所思。細話洛陽事,高詠嵩山詩。宮壺發新篘,宮梅耿幽姿。故應劉與白,亦復念微之。
南山之幽,桂樹之稠。枝相樛,高拂千崖素秋,下臨深谷之寒流。王孫何處,攀援久淹留。聞說山中,虎豹晝嗥。聞說山中,熊羆夜咆。叢薄深林鹿呦呦。獼猴與君居,山鬼伴君游。君獨胡為自聊,歲云暮矣將焉求。思君不見,我心徒離憂。
君年三十頻生子,已有公沙第五龍。珠母飛來從合浦,鹓雛生處是南禺。西山文獻傳先代,白市簪纓展大宗。前輩詩成東莞集,如公著述更從容。
白日麗中天,群星環北極。麟鳳既郊游,猿鶴不遑息。策杖辭永嘉,呼舠凌震澤。欣陪元禮濟,將首贛君席。余時病初起,蒼苔繡行跡。一刺破衡門,胡床下東壁。暫割周颙嗜,聊充井丹食。宿醞挏乳濃,新炊菰米黑。飯罷何所為,嗒然竟日夕。空名無可借,實際嗟何得。試看眉宇間,寧無首陽色。
去城未五里,夜纜系衰柳。水亭暗風雨,人散聞吠狗。平生足羈旅,沉此還往久。有感不自知,悽然獨回首。水天夕云重,不雨衣自濕。夜寒更士語,雞唱舟子急。青黃數宿莽,蒼茫暗原隰。高城亦何有,倚檣成獨立。客去水關閉,疏燈亦復收。川鳴半夜雨,臥冷五更秋。扁舟已寒暑,冉冉真乘桴。一燈照客睡,短夢良悠悠。士師我自出,爽邁凌清秋。年少不飲酒,昏燈夜問囚。爾家外大父,聽獄代其憂。備饑朝煮飯,驅蚊夜張幬。獄成上府時,稽顙呼張侯。恕心臨縲紲,相盜以戈矛。無令市死厲,請帝號重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