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三首
梁子湖壖雨乍晴,金牛南港掛帆行。新添野渡三篙漲,漸喜中流一葉輕。
磨刀磯下水連天,破曉鐘聲送客船。那得詩情如謝客,更吟孤嶼媚中川。
來時湖水向江流,歸棹江湖欲漫洲。著我江湖身漫老,去來牽纜蹇誰留。
梁子湖壖雨乍晴,金牛南港掛帆行。新添野渡三篙漲,漸喜中流一葉輕。
磨刀磯下水連天,破曉鐘聲送客船。那得詩情如謝客,更吟孤嶼媚中川。
來時湖水向江流,歸棹江湖欲漫洲。著我江湖身漫老,去來牽纜蹇誰留。
梁子湖岸邊雨剛停,在金牛南港掛起船帆前行。野外渡口因雨水新添了幾尺漲水,漸漸欣喜于船在中流輕快行駛。磨刀磯下江水與天相連,破曉的鐘聲送著客船。怎能有像謝靈運那樣的詩情,再吟詠出如‘孤嶼媚中川’般的詩句。來的時候湖水向江流去,歸船時江湖水快要漫上洲岸。讓我在江湖中慢慢老去,來來去去拉著纜繩,誰又能挽留呢。
壖(ruán):岸邊。
三篙漲:指水漲了幾尺,篙是撐船的竹竿。
謝客:指謝靈運,南朝詩人。
孤嶼媚中川:謝靈運《登江中孤嶼》中的詩句。
蹇(jiǎn):助詞,無實義。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水鄉行舟,可能是在旅途之中,結合詩句情感,或許有人生漂泊之感。
這首詩描繪了水鄉行舟的情景,展現了詩人的情感變化。既有行舟的輕快喜悅,又有對時光和人生的感慨。在文學上,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展現了水鄉生活與詩人心境。
欹枕雨聲歇,竹間聞鳥鳴。病惟愁是伴,閑與懶相成。墮地驚茲日,終天負所生。一杯魚菽祭,悲感淚縱橫。
仰面看垂釣,失腳墮危石。若是謫仙人,水中眠亦得。
湘弦斷折湘妃去,一片荒瀾甚可看。帝向煙中投一幣,洞庭千古買君山。
幾年清夢作車通,有常蹤,似飛蓬。又是槐邊舊處舊相逢。漫說陰陽無限事,憑春雨,打匆匆。和知春也久難同,始成紅,又成風。一例垂楊綰送夕陽東。綰得春停三百日,綰不住,北歸鴻。
家有千章教子經,言無一字不堪行。有人志業堅如此,那不流傳世上名。一枝一枝復一枝,造物捷敏功不遲。驥子熊兒誰得似,它年看誦少陵詩。
日月隨天旋,疾遲與天謀。寒暑自有常,不顧萬物求。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眇眇上古歷,回環今幾周。
凄風動亭樹,驚烏啼故林。之子在遠道,永懷寸草心。音容若著存,悲愴孰能任。仰觀昊天高,俯視滄海深。曷以報罔極,涕淚在衣襟。
畏兵如畏虎,畏匪如畏鬼。虎無不食人,鬼猶可禱爾。匪來有其的,寒畯寧掛齒。兵來無所擇,一過室如洗。婦女無妍媸,遇無倖免理。四出捉肥羊,往往及瘦豕。搜財無不竭,斫物恐不毀。獰笑出铦刀,人項以為砥。一言喜怒間,殺之如螻蟻。痛哉吾民言:遇兵寧遇匪!
學士懸車自日邊,太常先已得云泉。政如洛社尊諸老,曾聽虞廷奏五弦。禮樂雍容清廟祀,絲綸紬繹玉堂仙。歸歟好結山中友,來往風流白發年。翰林風度似涪翁,伐木相求一笑逢。東峴看云披鶴氅,北門視草憶鰲峰。花間載酒清歌起,竹里行廚異味重。晚歲文章浩如海,百川日夜盡朝宗。
盛君江海士,直氣軋霄崢。翻為詩書苦,焉知印綬榮?度遼曾萬里,走越更千城。便是來難得,鄉關近慰情。
憲郎早是諸侯客,宅相須興內氏家。徙舍曾聞習俎豆,行臺今見重才華。名門已道從張掖,逸足端知產渥洼。繡斧喜來初奉檄,板輿迎去欲看花。深冰自躍供江鯉,常日仍思致海鮭。禁臠羹辭璚面獸,貢馀湯獻錦文瓜。怡聲即有平安報,按部寧令造次差。豸角剡霜書載續,雀牙行路俗休嘩。固應反哺宜棲柏,亦復承恩擬泛槎。會著瑤池親賜宴,玉桃三熟壽無涯。
天生蒲葵作涼箑,野人乍見呼棕葉。柄端出葉葉作摺,里棱外棱剛鬣鬣,中攢邊展鳳翎接。邊際筠絲壓妥貼,通體天成此人合。漢宮紈素出剪裁,南陽白羽須編排。丹青組繡卻走避三舍,紙屏石枕尚覺非全才。先生南海我北海,一葉輕涼為誰采。翩然乘風致我傍,簟幾一時顏色改。君今去我向閩關,扇亦收藏篋笥間。明年把扇京塵里,相憶千山重萬山。
鹍雞厲其羽,玄鳥歸故鄉。日夕涼猋發,大火戢朱光。陰氣馴以至,草木率焜黃。九六代為窮,龍戰血從橫。堅冰自有時,圣人戒履霜。
祖龍欲東行,騎山度溪水。鞭之血肉勻,割與管城子。
雙井無人后山死,只今誰子定傳燈。老夫言語渾無味,不但秋來面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