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
潺水依然綠,山城幾易名。
田腴知俗厚,民秀想時平。
關擁龐侯墓,人耕漢相營。
峰回鄉路近,日暮馬蹄輕。
潺水依然綠,山城幾易名。
田腴知俗厚,民秀想時平。
關擁龐侯墓,人耕漢相營。
峰回鄉路近,日暮馬蹄輕。
潺潺的溪水依舊是那樣碧綠,山城卻多次更換了名稱。田地肥沃可知這里風俗淳厚,百姓靈秀能想象出時世太平。關隘守護著龐侯的墳墓,人們在漢相的營地上耕種。山巒回環感覺家鄉的路近了,傍晚時分馬蹄也格外輕快。
潺水:指潺潺流動的溪水。
腴:肥沃。
俗厚:風俗淳厚。
民秀:百姓靈秀。
龐侯:可能指龐德公等歷史人物。
漢相:一般指諸葛亮。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歷綿州時,看到當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結合自己臨近家鄉的心情而創作。綿州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這些都為詩人的創作提供了素材。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綿州的景象與歷史,突出其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景觀、歷史遺跡與個人情感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地記錄了當時綿州的情況。
弦中山月照,弦外水云歸。
一曲邈天際,太音希不希。
六尺屏風。朝暉映、閃閃砑光無跡。半點纖塵不入。盡寫江南云石。看朱成碧。是細剖、香螺黏得。啁啾文鳥,生動短葩,真好顏色。
霜鑌煉就輕刀,填時那用,棗心纖筆。倩作雙鬟小影,稱體宮衫樣窄。笑拈春笛。指孔雀、雕檐一只。翠尾高擎,記向邊鸞臨出。
南浦山羅列,東湖水渺彌。主人好客過當時。斗轉參橫時候、醉如泥。
莫管鶯聲老,從它柳絮飛。野園春色別無奇。船上有花多酒、未須歸。
興到且傾燕市酒,
悲來拒識隴頭弦。
哪堪重踏西城路,
寒食招魂憶二賢。
浮世營營只自私,
誰參落葉與枯枝。
西來面壁原無語,
卻費圓通幾首詩。
耿侯遺跡在,懷古溯潺湲。
春浪沙紋淺,耕花戰血斑。
鞭絲垂夕照,馬首向青山。
眼底千峰出,朝來好共攀。
天氣欲陰還欲晴,病多愁絕兩關情。梅花已是飄零盡,底事春風恨未平。
天氣欲晴還欲陰,強扶頭起更岑岑。睡魔欲遣茶料理,政恐蔬腸不易禁。
美如西子離金闕,
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
不令人見轉風流。
客子泛歸航,天關引別觴。
三冬憐共學,一旦遠翱翔。
臨流發浩嘆,欲挽子衣裳。
衣裳不可挽,高歌俯滄浪。
君度嶺之北,我居嶺之陽。
云水二千里,何時再同堂。
丈夫志宇宙,一家視四方。
山川雖阻脩,同天共日光。
勉勉此于征,及時多采芳。
采芳盈懷抱,歸人時寄將。
朱明初啟夏,萬綠滿芳林。春去無多日,時和轉愜心。
出郊行結軫,隨處坐披襟。景物俱清勝,流觀并助吟。
晝永隨南陸,朋游況盍簪。郊原細藉草,林澤縱聽禽。
石掃殘花片,車停茂樹陰。飛云從杖屨,遠俗稱幽尋。
遠憶郊天日,千官扈駕臨。皇圖依北極,御路隱中林。
王氣瞻從昔,游懷暢自今。兩都曾作賦,應與續遺音。
歷覽芳原勝,談玄道院深。野霞紛掩映,林木更蕭森。
姹女丹從授,賢人酒謾斟。羽觴移就月,雜坐聽鳴琴。
春云覆千里,飛雨來微霄。
良陰不待旦,宿昔非崇朝。
蘅皋英猶緩,蕙圃芳未遙。
連卷仍故蘤,敷被麗新條。
佳人阻采若,含情虛握椒。
行邁匪康涂,中心寫長謠。
妙論出六合,微言破九流。
何當日月明,
痛洗蒼生病。
空山時向午,佇立依荊扉。
客至鳥聲亂,風生涼氣微。
泄云含夏木,疏雨帶晴暉。
且復傾茶碗,幽襟自不違。
磐石修篁,溪畔穩坐,荒村休說棲隱。
過眼韶華,依人歲月,容我蕭閑自省。
添得髭須,好認取、舊時心影。
詞賦關情,江湖放浪,十年俄頃。
難得良朋蹤跡并。又何用、簡編徐忖。
旅況更番,歸期未卜,正野塘春近。
且休將、如意貼,蕭樓寂、云沉意迥。
待夢高唐,欲成眠、誰能睡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