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十四 紅橋春游詞
虹橋好,萬樹帶垂楊。
新筍穿泥云覆屋,疏籬列障竹為墻。
魂斷舊雷塘。
虹橋好,萬樹帶垂楊。
新筍穿泥云覆屋,疏籬列障竹為墻。
魂斷舊雷塘。
虹橋景色真美,萬棵樹木間夾雜著垂楊。新筍穿透泥土,云朵仿佛覆蓋著房屋,稀疏的籬笆像排列的屏障,竹子做成圍墻。這一切讓我為舊日的雷塘而黯然神傷。
虹橋:指紅橋,在揚州城西北。
垂楊:垂柳。
新筍:剛生長出來的竹筍。
雷塘:在揚州城北,是古代的游覽勝地,曾繁華一時。
這首詞創作于作者游覽揚州紅橋時。當時揚州雖仍有美景,但往昔的繁華已逐漸消逝。作者面對眼前的景色,不禁回憶起雷塘曾經的熱鬧,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以虹橋春游為主題,描繪了虹橋一帶的春日美景,借景抒情,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歷史的敏銳感知,體現了其詞作的藝術風格。
水有縈紆何自來,竹能森爽為誰栽。
山僧乞飯朝一出,幽子題詩日幾回。
故鶴未妨頻有客,騎馿正爾獨尋梅。
得閑且盡幽居趣,顧我初無當世才。
吾友周信道,坐思終死窮。
眼中寧復有,地下亦難同。
夢絕西州路,愁聞北固鴻。
并游惟伯厚,還愧尺書通。
躑躅來千里,崎嶇為一饑。
客情方慘慘,雪意又垂垂。
萬事豈無命,百窮寧坐詩。
前賢有如此,而汝欲何為。
閉戶只書癡,郊行粗有詩。
翠深千頃嶠,煙迥幾茅茨。
雨作衣添袷,炊遲晝不饑。
舊題看好在,重是一春期。
唐室文公裔,國朝桐樹家。
學探和靜蘊,文嗣一門華。
尚擬咨黃發,居成后白麻。
公身寧有憾,物論自興嗟。
霧雨雜炊煙,山巔復樹巔。
初疑但紛若,有聽忽騷然。
立馬看題壁,沖鷗喚渡船。
莫嗟饑鴈外,且及暮鴉前。
通學元分族,淵源信有余。
二龍名屢貢,一老慶懸車。
義利過庭訓,興哀迂叟書。
他時家國事,蘄不負幽墟。
姨母比苦脛,涉秋今若何。
音書君定密,離苦我何多。
鳧舄思文瑞,燈窗想驥和。
何能俱款集,未厭數經過。
赤葉江南少,黃花秋后開。
禾場皆藁秸,茅屋半蒿萊。
負日兒童樂,背人鷗鳥猜。
歸心已飄忽,鞭影顧裴徊。
有見匪山色,所聞非市聲。
思公藏有塔,釣士隠無名。
兀兀故林愿,悠悠流俗情。
經禪雖未暇,樵牧念余生。
凜凜君中外,堂堂國盛明。
曾聞百年契,豈待一朝盟。
老矣我何事,勉哉君勿輕。
科名雖世業,直道是家聲。
赤縣權宜非昔時,近聞誰復古人為。
向來聲烈有如此,今日飛騰已似遲。
鴈序相仍盡詞掖,虎城寧獨待瓜期。
歸哉懷玉山邊路,準擬重看召節時。
邂逅相逢索我詩,我詩何有鬢空絲。
能聲故爾媿侯喜,到處其誰說項斯。
肯約山行頻滯雨,預懷別后費相思。
一官獨冷休形嘆,斯會簿書都不知。
路窮千澗底,人絕萬山旁。
暝宿茅寮冷,晨炊土灶荒。
多年布衾裂,倍覺夜蔬香。
有底從軍樂,題詩日在忙。
山有英靈在,眼應青白分。
問禪公得髓,呈佛我無文。
意賞人知獨,神游默固群。
清詩傳妙旨,讀罷雨花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