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須陽峽二首
出峽入峽皆天風,朝云還似楚王宮。群猿呼嘯青林上,八槳欹搖白浪中。
望海瘴煙愁更入,問程蠻語苦難通。向來道路饒荊棘,此去車書慶混同。
兩峽東西互犬牙,一灣寒水凈無沙。野鹿畏人騰絕澗,山猿飲水憩高槎。
老藤翠抱三春葉,陰洞紅迷十月花。夤緣青壁愁無路,獨倚蓬窗詠日斜。
出峽入峽皆天風,朝云還似楚王宮。群猿呼嘯青林上,八槳欹搖白浪中。
望海瘴煙愁更入,問程蠻語苦難通。向來道路饒荊棘,此去車書慶混同。
兩峽東西互犬牙,一灣寒水凈無沙。野鹿畏人騰絕澗,山猿飲水憩高槎。
老藤翠抱三春葉,陰洞紅迷十月花。夤緣青壁愁無路,獨倚蓬窗詠日斜。
進出須陽峽都有天風相伴,早晨的云霧好似楚王的宮殿。群猿在青林上呼嘯,船槳在白浪中傾斜搖曳。遠望海上瘴煙,更添愁緒,詢問行程,蠻語難以溝通。過去的道路荊棘叢生,此去將迎來車同軌、書同文的統一景象。東西兩峽犬牙交錯,一灣寒水清澈無沙。野鹿怕人,騰躍過絕澗,山猿飲水后在高樹上休息。老藤纏繞著春天的綠葉,陰洞旁十月的花讓人迷醉。沿著青壁前行發愁無路,獨自倚著船窗吟詠著夕陽。
天風:天空的風。
楚王宮:用楚王與巫山神女的典故,這里形容云霧繚繞如宮殿。
欹搖:傾斜搖動。
瘴煙:南方山林中的濕熱霧氣。
蠻語:指少數民族的語言。
車書混同:指國家統一,車同軌、書同文。
犬牙:形容兩峽交錯的樣子。
高槎:高樹。
夤緣:攀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此去車書慶混同’可推測,可能創作于國家走向統一或相對穩定時期。詩人在經過須陽峽時,目睹峽江景色和旅途狀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須陽峽的壯麗景色和旅途艱辛,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詩中既有對現實的描寫,又有對國家統一的期盼,展現了詩人開闊的視野和對時代的關注,在描繪峽江風光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
花宮高倚五云邊,解帶來參丈室禪。趺坐祗留雙跡在,入門誰續一燈傳。春風漸著燕臺柳,歸思深懸下噀田。還與遠師成暫憩,東林攜手是何年。
孤棹發江口,連檣宿淺沙。同人皆有役,于我獨無他。夜水聞爭渡,春山夢到家。所思老漁父,高枕對蘆花。
絕澗初無路,通仙忽有橋。偶攜青竹杖,平步到云霄。
清秋游子□翩翩,彷佛中離面目存。莫道今人不如昔,群憂初破大同言。
斜風斜雨竹房寒,云里蓬萊枕上看。愁過一春容鬢改,吟成五字帶圍寬。書生薄命元同妾,丞相憐才不論官。泣向青天懷烈士,古來惟有報恩難。
倉卒揮烏合,全憑朝氣雄。鬼神機一泄,風雨勢成空。淝水繇天幸,祁山屬運終。千秋傷化碧,血漬尉陀宮。
乾坤添白發,江海限紅塵。獨樹逢殘月,清宵憶故人。蝶占春后夢,鶴想病中身。安得西歸翼,裁書慰爾頻。
公真有德如元令,我愧無才似李華。話別芝堂傾竹葉,送行鄱水漲桃花。眼看三匝烏逢月,心羨齊飛鶩趁霞。它日相期訪劉阮,分桃采藥飲胡麻。
鐵硯幾磨研,依然螢雪邊。薄才遺圣世,無祿盡親年。多病唯諳藥,當寒不識綿。素心期淡泊,冰檗誓能堅。
昔年郁夫子,著易丹霞山。斯道久榛莽,何人同往還。千秋真絕學,一脈共相關。付托茲焉重,流傳莫等閒。
百川畢東注,兩丸盡西頹。二物常汲汲,未嘗少徘徊。短生亦如斯,逝者良可哀。自昔青云士,皆為黃土堆。何如大覺仙,無去亦無來。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有個人人領略春,粉澹紅輕注。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捻底梅花總是愁,酒盡人歸去。
堂上親雙老,天涯客早歸。他年毛義檄,此日老萊衣。晴嶺穿云易,風灘上水稀。曾聞巡按語,未艾獨知幾。
寒威凜冽冰塞川,止見梅花犯雪妍。天上碧桃元異種,冬來結實實逾鮮。劉郎自識天臺路,亦解瑤池接王母。黃竹歌馀宴白云,擎出冰桃非下土。丹丘紫洞美仙居,蓬蒿亦自愛吾廬。蕭然一徑成真隱,含毫因暇著潛夫。謝家兄弟多蘭玉,登筵并奏南山曲。未須笙鶴侈霓裳,漢露金莖仍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