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塞北
敕勒金壁,陰山無歲華。
帳外風飄雪,營前月照沙。
羌兒吹玉管,胡姬踏錦花。
卻笑江南客,梅落不歸家。
敕勒金壁,陰山無歲華。
帳外風飄雪,營前月照沙。
羌兒吹玉管,胡姬踏錦花。
卻笑江南客,梅落不歸家。
敕勒之地如金墻玉壁般堅固,陰山常年不見花草繁華。帳篷外風雪飄飛,軍營前月光灑在沙上。羌族少年吹奏著玉管,胡家姑娘踏著錦花般的舞步。他們卻嘲笑江南來的客人,在梅花飄落時還不回家。
敕勒: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名。
金璧:形容敕勒之地堅固。
歲華:一年中的花開花落,這里指花草繁華景象。
玉管:指羌笛。
錦花:形容舞步優(yōu)美如錦花。
此詩創(chuàng)作可能與作者在塞北的經歷有關。當時塞北少數(shù)民族聚居,與中原文化有所不同。作者或許是一位江南人,來到塞北,看到塞北獨特的景象和生活,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塞北風光和生活,突出江南客的思鄉(xiāng)之情。其特點是將塞北的豪放與江南的婉約形成對比,在文學上展現(xiàn)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
秋光好,無柰錦帳香銷,繡幃寒早。鉤簾人立西風,送書過雁,依然又到。故鄉(xiāng)杳,空把淚隨江水,夢縈池草。何時賦得歸來,倚松對柳,開尊醉倒。衰鬢不堪臨鏡,鏡中愁見,蓬飛絲繞。門外遠山青青,長帶斜照。石泉澗月,辜負夜猿嘯。傷心處,楓凋露渚,荷枯煙沼,燕去玄蟬老。滿天細雨鳴羈鳥,花蔓當檐裊。庭院靜,遙聞清砧聲搗。擁衾背壁,一燈紅小。
奕世陰家子,居官邁等倫。妙年全至孝,馀祿養(yǎng)慈親。致敬歸榮早,推恩敕署新。綵衣映萱草,日日北堂春。
圣王宵旰理天下,首以忠節(jié)敦風化。九重有詔錫褒嘉,便覺家聲美無價。憶昔王侯決戰(zhàn)時,氣劘賊壘懸孤危。英雄一踣天所惜,草頭冤血青離離。二九孀居婦年少,貞松勁柏同一操。保孤全節(jié)老閨門,茹蘗吞冰秉純孝。孤成樹立效奇勛,手持哀疏干天閽。會看恩波活朽骨,大書金字旌高門。多少偷生背恩義,此日過之應顙泚。惟有綱常萬古名,世上繁華暫時事。
分付離觴莫滿斟,酒深還與恨同深。自憐不及春江燕,一路相隨伴好吟。
天緣結千里,一朝唱別離。含淚未忍去,再會安可期。但愿共奮發(fā),為國多騁馳。他日報成就,異方慰舊知。
數(shù)畝蒼苔石,煙濛鶴卵洲。定因詞客遇,名字始風流。
惆悵紅塵千里。恨死撥、浮名浮利。欠我溫存,少伊撋就,兩處懸懸地。擬待歸來伏不是。更與問、孤眠子細。月照紗窗,曉燈殘夢,可?惡姿味。
曲徑通幽,斜橋約水,流鶯啼近殘春。燕去巢空,畫堂暗簌梁塵。東風催送韶光老,蹙海棠、斂怨含顰,掩重門,花落花開,幾度朝昏。當年勝跡應能數(shù),記杯傳鳳舄,指冷鸞笙。夢醒黃粱,荒磷低映秋墳。階前立盡苔痕碧,暮鴉鳴、啄影墻根。動愁魂,樓外垂楊,簾外斜曛。
記得雙眉郎畫時,牡丹花下印胭脂。于今人去花空笑,拋卻紅顏不再施。
玉顏一去黃金殿,香骨終埋白草原。千載游魂歸不得,至今青冢尚含冤。
七日本宜晴,愁人風雨聲。廚煙侵幾濕,檐瀑隔窗鳴。楊柳顰何事,梅花笑不成。呼兒催酌酒,一醉百憂輕。
月涵河水水涵天,鄰笛聲聲起別船。更莫苦吹腸斷曲,從來孤客夜無眠。
清夜耿不寐,仰看天象移。天非有形體,實乃列宿為。列宿附天轉,五星自參差。日月復自行,晝夜互東西。三者不相謀,各各無停機。坐使歲年邁,令人嗟老衰。
秘閣儒臣讀武經,親承齋斧下清溟。魚龍出海瞻卿月,牛斗回天避將星。掃蕩妖氛清社稷,指揮能事速風霆。玉堂豈少昌黎筆,重刻平淮第一銘。
俠少羽林郎,承恩直建章。臂鷹馳道側,調馬御樓旁。夜月燒燈苑,春風蹴鞠場。錦鞲渾未脫,十日從長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