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張仲原秀才二首
去年鉅野張狂瀾,黃河水不到魚山。焦城有屋仲子筑,它日能來相往還。
城頭急雨昏長川,城邊清流鷗鷺閑。城西云黑電腳落,斜日正在城東山。
去年鉅野張狂瀾,黃河水不到魚山。焦城有屋仲子筑,它日能來相往還。
城頭急雨昏長川,城邊清流鷗鷺閑。城西云黑電腳落,斜日正在城東山。
去年鉅野一帶洪水洶涌泛濫,黃河的水勢未能波及到魚山。焦城有你(張仲原)建造的屋舍,日后若能前來定當常相往來。城頭急雨籠罩,長河一片昏暗,城邊清澈的流水上鷗鷺悠閑。城西烏云密布,閃電從云腳落下,夕陽卻正映照在城東的山巒。
鉅野:古縣名,今山東巨野縣。
張:指水勢泛濫。
魚山:地名,在今山東東阿縣。
焦城:可能指焦氏所居之城,或代指張仲原居所。
仲子:對張仲原的尊稱。
電腳:閃電的光腳,即閃電的下端。
斜日:偏西的太陽。
此詩為贈友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去年鉅野張狂瀾'可知,詩人曾經歷鉅野水患,而黃河水未及魚山,友人張仲原于焦城筑屋,詩人因此作此詩,既提及水患背景,又表達與友人交往的意愿,或作于詩人與張仲原相交期間,通過日常景象傳遞友情。
此詩通過對水患余波與雨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生活的關注及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前章由水勢引出對友人居所的關切,后章以雨景勾勒生動畫面,語言平實而意蘊悠長,體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真摯情誼及對生活的熱愛。
廿年無累一閒身,卜筑深源絕四鄰。屋外桃蹊劉阮路,門前柳色義熙春。溪山處處從為主,麋鹿時時不避人。自是頑樗非世用,敢言盛代有遺民。
太行千里削芙蓉,環繞漁陽紫翠重。雪盡黃河吞碣石,云開北闕枕居庸。鴻濛一氣通群帝,寂寞諸陵鎖萬松。設險只教回紇笑,薊門原不是堯封。
有山何處坐巢由,水滿南溟地軸浮。青史半篇閑老眼,泰山千仞一江舟。枯泥花萼隨風雨,在處光陰幾轉流。垂灑珠江亭墨汗,不知今又幾千秋。
又東門送客,側身西望長嗟。算萬里功名,幾番風雨,何限云沙。相看已過半百,甚年年、各在一天涯。秋氣偏催過雁,疏煙細點歸鴉。旌旗未卷鬢先華。清淚落悲笳。問蜀道登天,錦城雖好,得似還家。關心老來婚嫁,要與余、鄰屋共煙霞。到□征西車馬,輪他杜曲桑麻。
西風吹信趣征鞍。日高鴻雁寒。稻粱啄盡不留殘。儂歸阿那邊。無倚著,只蒼天。將心何處安。長教子駿滿人間。猶令儂意寬。
吾宗雅語世所聞,何可一日無此君。汝今卜居但種竹,凡卉不敢驕相群。籜龍個個迸春雨,尾鳳枝枝干碧云。晨呼阿段汲溪潤,洗出瀟湘雙淚文。慎莫學辟疆驅大令,又莫學張廌逃右軍。扁舟但過醫俗士,把臂相將醉夕曛。
妖媚園中花,豈不當春榮。孤高陵上柏,嚴霜厲堅貞。匠氏來相求,藻繪升棟楹。固知君子人,特立以成名。
秋風來大地,萬里成丘墟。床頭何所有,惟有一卷書。曳縱朗長誦,環堵樂有馀。自笑飯顆山,少陵真腐儒。
三水縈回一草堂,萬竿脩竹戛琳瑯。黑甜窗下無人問,可信神游到燧皇。
明窗槃礴萬物表,寫出人間真乘黃。邂逅今身猶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的發當何日,孤蹤寄遠城。念歸良獨苦,聞別不勝情。野渡留江艇,風煙款客程。知君懷繾綣,須我一杯傾。
饒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拋身卻入身。何似更兼修大藥,頓超無漏作真人。投胎奪舍及移居,舊住名為四果徒。若解降龍并伏虎,真金起屋幾時枯。鑒形閉氣思神法,初出艱難后坦途。倏忽雖能游萬國,奈何棄舊卻移居。釋氏教人修極樂,亦緣極樂是金方。大都色相惟茲實,馀二非真謾度量。俗語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細尋討。能將日用顛倒求,天地塵沙盡成寶。
疇昔相聞已有情,朅來一見各心驚。笑言千里不自意,霜露滿衣猶欲行。江口雁飛逢歲暮,渡頭人去趁潮平。看君到處多迎送,定向王生叩《論衡》。
猗猗云間竹,直干參天長。卑枝集繁露,勁節飽嚴霜。頻年不結實,彩鳳徒翱翔。一遇伶倫顧,用之中笙簧。持以獻清廟,淳音協宮商。
長安俠少年,生來氣如虎。動即散千金,不曾輕一顧。每恨生末俗,古人不我遇。遨游燕趙中,獨攜寸心去。大兒孔文舉,少兒楊德祖。得意一言間,七尺為君許。長嫌禮法士,局促難與語。岸然向世人,生乃與君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