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山
云籠紫柏山,煙樹何濛濛。巖洞七十二,傳是精靈宮。
道人揖我前,指示誇神功。差堪悅狂瞽,那得聰者聾。
造物無棄物,人事安可窮。誰謂龍鸞姿,甘為蟠蟄蟲。
世人畏速化,悲戀攢心胸。昧然去實境,苦向虛無攻。
術盡身亦滅,一散隨東風。焉知不死藥,近植塵寰中。
靈異或時有,庸鄙非所崇。淮南古叛王,雞犬皆升空。
豈茲沖妙名,蠢動胥能蒙。遙憐山谷民,世外留孤蹤。
足未入城府,老瘦方雙瞳。修短縱少異,沈痼將無同。
偉哉張子房,仙骨真英雄。
云籠紫柏山,煙樹何濛濛。巖洞七十二,傳是精靈宮。
道人揖我前,指示誇神功。差堪悅狂瞽,那得聰者聾。
造物無棄物,人事安可窮。誰謂龍鸞姿,甘為蟠蟄蟲。
世人畏速化,悲戀攢心胸。昧然去實境,苦向虛無攻。
術盡身亦滅,一散隨東風。焉知不死藥,近植塵寰中。
靈異或時有,庸鄙非所崇。淮南古叛王,雞犬皆升空。
豈茲沖妙名,蠢動胥能蒙。遙憐山谷民,世外留孤蹤。
足未入城府,老瘦方雙瞳。修短縱少異,沈痼將無同。
偉哉張子房,仙骨真英雄。
云霧籠罩著紫柏山,煙靄中的樹木多么朦朧。七十二處巖洞,傳說都是神靈的居所。道士作揖走到我面前,指點著夸耀這是神功。勉強能讓狂傲盲目的人喜悅,怎會讓聰慧的人迷惑。大自然沒有廢棄之物,人間世事哪能窮究。誰說龍鸞的姿態,甘愿像蟄伏的蟲豸。世人畏懼生命速逝,悲愁眷戀聚滿心胸。糊涂地舍棄真實境界,苦苦向虛無中求索。方術用盡生命也消亡,一旦散去便隨東風。哪知長生不死之藥,就近在塵世之中生長。靈異之事或許時有發生,平庸鄙俗卻不值得推崇。淮南的古代叛王,雞犬都能升天成仙。難道這‘沖妙’之名,連蟲豸都能蒙受?遙憐深居山谷的百姓,在世俗之外保留著孤蹤。腳未踏入官府之地,年老體瘦卻有明亮雙眼。壽命長短縱使略有差異,沉疴頑疾或許并無不同。偉大啊張子房,仙骨風范真是英雄。
濛濛:形容煙霧彌漫、模糊不清的樣子。
差堪:勉強可以。
速化:指生命快速消逝,這里指對死亡的畏懼。
淮南古叛王:指西漢淮南王劉安,傳說其煉丹成仙,雞犬舐其藥渣亦升天。
張子房:張良,漢初謀士,功成后隱退,傳說得仙。
此詩或為詩人游歷紫柏山時所作。紫柏山以七十二洞聞名,自古有道教傳說。詩人見道人夸耀‘神功’,聯想到時人沉迷修仙的風氣,結合歷史典故(如淮南王),寫下對求仙迷思的反思。
全詩借紫柏山奇景與道人言行,批判世人舍實求虛的修仙之癡,強調自然規律與真實生活的價值,以張子房‘仙骨英雄’作結,推崇務實超脫的人生境界,體現對玄學風氣的理性思考。
何以問遺君,絓絓白玉紬。綢繆千萬絲,自妾心中抽。
可憐論價買,縱零落孤芳,也羞蕭艾。無人自豐采,有五湖煙雨,扁舟輕載。云裾露帶,更掩映、梅邊竹外。漫螺痕、寫入秦淮,身世美人同慨。何在。當門須去,不共春風,冶桃相賽。寒盟久廢,同心會,總難再。似琵琶馬上,杜鵑聲里,乍見行妝絕代。喜蕓窗、伴取青蓮,貯來水繪。北梅亭尚在,縱依舊東風,游人都改。青山自余黛,映花光嵐影,夕暉朝靄。云綃霧彩,罨畫出、芳林一帶。甚江南、銅井銅坑,不讓雪香成海。應悔。玉樓人醉,寶馬金鞭,少年豪概。經時換代,故宮遠,總同慨。憶踏青儔侶,隨春俱去,了卻繁華宿債。聽斜陽、清梵鐘聲,頓離色界。
漢殿秋生禁柳黃,露融仙掌色蒼蒼。銅龍水咽雞人漏,金象煙銷鳥篆香。云度鐘聲浮苑樹,月臨花影上宮墻。夜聞待詔傳天語,法駕明朝幸建章。
薪樗塞破野人居,此是糇糧卒歲儲。客里黃金燃桂盡,廚無煙火欲何如。
幾回席上錯稱呼,女伴知他碧作朱。更送詐傳郎語到,乍令歡喜乍愁吁。
蘭榮一何晚,向風長嘆息。褰裳欲從之,磷磷水中石。西游咸陽中,入道逢深識。駕鴻乘紫煙,高舉振六翮。
惜君有高才,舒卷莫非道。趨時忽倦游,謝事不待老。私謀惟恐晚,公論嘆其早。平生恬淡懷,憂恨未嘗抱。白日由此閑,紅塵灑然少。鼓棹勿遲遲,湘川秋色好。進取雖系時,退藏亦在道。儻與志不會,須惜流年老。不知笑君拙,知者羨君早。知與不知間,惡在愜予抱。得無鈞石重,失乃錙銖少。明鏡洗無心,向誰論丑好。
草堂檐拂水云低,花木叢叢繞碧溪。卷幔躍魚搖倒影,攤書巢燕落情泥。藥苗教子春前種,蕉葉逢僧雨后題。幾度畫船移晚棹,旁人錯比瀼東西。
成仁取義此心安,運去舟沉祚復難。大學數行酬赤扆,小樓三載誤黃冠。川陵在在非胡地,壇宇年年祀宋官。山色自青波自綠,春霖秋旭粵天寒。
桃花繞屋竹參天,曾向湖西住五年。回首但馀葵麥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解道溫柔似水長,盈盈相對意彌莊。不知隔岸波眉改,卻誤他鄉是此鄉。
陌上簫聲寒食近。雨過園林,花氣浮芳潤。千里斜陽鐘欲暝。憑高望斷南樓信。海角天涯行略盡。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天若有情終欲問。忍教霜點相思鬢。
鐵崖老人發毿毿,行年八十猶宜男。瓊華翠羽蛺蝶扇,柳枝桃葉芙蓉簪。江山風月吾亦耽,日飲美酒能成酣。散花天女繞左右,一朵一杯優缽曇。天年得至九十九,賦詩應馀十萬首。年今六十紫髯長,先駐玉顏娛老母。老母康侯王母同,受茲介福天長久。
遠岫橫丹穴,危梯倚玉虛。長生留秘訣,清隱閱仙書。舄本鳧飛后,羊知石起馀。滄桑那可測,惟見化城墟。
虎嘯龍興動戰塵,草廬高臥便超群。決將壯志扶真主,誓把孤忠對鬼神。只手擎天開土宇,一方垂統正君臣。請看渭水堂堂陣,成敗焉知不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