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度梅關阻雨
五更急雨逐風顛,
弭棹湞江滯去鞭。
野徑濕云沈岸草,
荒汀宿火漏魚船。
乍醒瘴海三年夢,
未了天南一日緣。
篷底不妨成獨臥,
起看雌霓貫城邊。
五更急雨逐風顛,
弭棹湞江滯去鞭。
野徑濕云沈岸草,
荒汀宿火漏魚船。
乍醒瘴海三年夢,
未了天南一日緣。
篷底不妨成獨臥,
起看雌霓貫城邊。
五更時分急雨追趕著狂風猛烈翻卷,停船在湞江,行程被雨阻滯難以前行。野外小路上濕云壓得岸草沉沉,荒涼的水灘邊,漁船上的夜火在雨幕中若隱若現。仿佛剛從南方瘴癘之地三年的夢中醒來,卻還未了卻這嶺南一日的緣分。船篷下不妨獨自安臥,起身看那副虹正橫貫城邊。
弭棹:停船。弭,停止;棹,船槳,代指船。
湞江:珠江支流,流經廣東韶關,是梅關古道的重要水路。
瘴海:指南方濕熱多瘴癘(惡性瘧疾等傳染病)的地區,古人視之為瘴氣彌漫的“海”。
雌霓(ní):副虹,古人認為虹雙出時,色彩鮮艷的主虹為雄,色彩較淡的副虹為雌。
滯去鞭:指因雨受阻,無法揚鞭啟程。
此詩或作于作者途經梅關(粵贛交界的重要關隘)時,因雨受阻于湞江。梅關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雨阻行程是常見經歷。結合“瘴海三年夢”推測,作者可能此前在南方有較長停留(如任職、游歷),此次北歸或南行途中遇雨,觸發對過往的回憶與當下的感慨。
全詩以“阻雨”為線索,描繪雨中行旅的具體場景,由景及情,既寫旅途困頓,又展豁達心境。通過自然意象的細膩刻畫與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現了古典詩詞中“羈旅即景”的典型魅力。
渥洼龍種自源源,生帶桃花片片圓。浴罷胭脂摶錦重,戰歸汗血透痕鮮。嘶風玄觀蹤難覓,踏雪藍關馬不前。偏稱一鞭絲柳軟,東風馳逐賞春天。
疊嶂回巒復幾重,千巖萬壑翠連空。遙兼積靄林光潤,近染晴云樹色濃。深澗鳥啼迷晚黛,蒼崖人語度冥濛。憶從蚤歲同登覽,曾上凌霄第一峰。
飛蓋一江隔,棠陰兩地馀。水經初罷注,鹽筴旋裁書。官為清時好,家因薄宦虛。亦知鮭菜賤,慎莫嘆無魚。
夫子登泰山,一覽群山小。人于天地間,俯視萬象表。春游眺崇岡,挾策千林杪。四面天風吹,萬派江河繞。漠漠巖際云,嚶嚶谷中鳥。而我于此時,獨立觀眾妙。況復聞清香,心源欣自了。
寒山雪壓萬峰低,落日山城駐馬蹄。袪冷未逢春甕熟,欲眠無那夜烏啼。人來汴水無家信,路入并州有戰鼙。旋思鄉愁拋未得,悄然拈筆賦征西。
曳杖湖邊幽處尋,微寒天氣覺秋深。茂林疏漏陽光落,一徑清陰灑碎金。
清風竹林下,宛見南山翁。高節真無比,芳尊那與同。海濤生枕席,花月隱房櫳。獨自憐疏晚,登堂愧阿戎。
久出畏人事,端來避世紛。山光閑里見,樵唱靜中聞。茗碗晴翻雪,香爐曉吐云。已應空百念,勿復嘆離群。
天下幾人畫古松,近代獨稱唐棣好。莫郎棣也里中子,每見虬枝驚絕倒。閉門一月坐風雨,敗壁頹垣恣揮掃。不知何年得神助,意匠經營出天巧。晴窗示我雙松圖,滿幅煙云生縹緲。高堂六月無炎蒸,颯颯悲風起林杪。蛟龍欲雨動鱗甲,虎豹挐空奮牙爪。孤根盤盤踞厚地,高標落落撐晴昊。嘆息徂徠久荊棘,何處丘原存合抱。客邊忽遇許玄度,要我林泉共幽討。君家弁山古云麓,歲歲耕云種碧草。松根茯苓如斗大,便擬服食思輕矯。只恐明堂須棟梁,長材未許山林老。
棄甲高于熊耳山,大弨掛壁更須彎。從今江北江南柳,莫遣行人取次攀。
掀襟脫履作春游,只覺渾身是暖流。十里金沙爭墊足,一方花帕也蒙頭。隨揮老掌當鋼鏟,戲共曾孫掘小溝。九秩憨翁今九歲,天公惠我特溫柔。
昔年夢上百尋臺,薄海鯨波天地回。四十九盤東向立,雁山猶是夢中來。
孤城落日夕煙裊,寒螀凄切鳴枯蓼。月到關山照人新,人在關山看月小。可汗初浴水晶盤,霞綺疊襲清光寒。舞鏡回鸞留不住,亭亭蜚度玉門關。鐵衣拼冷十年秋,一宵雪羽上烏頭。旄星怕向柳營落,漢月偏逐隴水流。試拭霜鐔光瀲滟,腰際琤琤響雄劍。橫吹鐵笛變徵聲,涼生刁斗銀河澹。采蟾無語共脈脈,空明千里海天碧。今夜洞庭秋色多,有情隨我度沙磧。邊草秋肥露采深,戍亭立傍蘆花陰。微聞賜環近賜玦,屢見當頭圓又缺。為想緗簾學楚弄,云鬟霜濕月華重。空閨看成塞外愁,邊人猶作歸鄉夢。年年裌襦寄手作,寧知秋窗羅衣薄。記得比目笑菱花,一樣開奩影不著。雨雪如絲柳如煙,可憐猿臂老征韉。憑傳消息與來使,莫憶鬢華寫少年。只感君恩同挾纊,驥雖伏櫪心常壯。淚汗頻瀝肝膽血,刀筆不肯侯老將。燕北胡兒解清笳,遼東小婦慣琵琶。緩吹低搊無休歇,聲聲譜出關山月。大陵隱耀積尸多,戰場鬼唱蒲梢歌。驃騎受代仍刻石,都護新來可奈何。此時對月還思故,旦日部曲將北渡。薦居水草逐蠻荒,明年收骨知何處。
林光稱避暑,回中乃吉行。龍媒躡影駛,玉輦御云輕。風烏繞鳷鵲,彩鹢照昆明。欲知鐘箭遠,遙聽寶雞聲。
孝宣應是不知書,便謂先王似豎儒。若使周家純任德,親如管蔡忍行誅。君道乾剛豈易柔,謬牽文義致優游。高皇馬上辛勤得,總被儒生斷送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