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二首 其一
長日淡無事,虛堂來遠風。
愛眠從病蹇,厭事懶治聾。
貓健翻憐鼠,庭荒不責童。
爾來添目暗,又免送歸鴻。
長日淡無事,虛堂來遠風。
愛眠從病蹇,厭事懶治聾。
貓健翻憐鼠,庭荒不責童。
爾來添目暗,又免送歸鴻。
漫長的日子里平淡無瑣事,空闊的廳堂吹進遠處的風。因身體病弱愛臥床而眠,厭倦事務懶得去治耳聾。貓太健壯反而可憐起老鼠,庭院荒蕪也不責備孩童。近來又添了眼目昏花之癥,倒免去了目送歸雁的愁容。
淡無事:平淡無繁瑣事務。
虛堂:空闊的廳堂。
病蹇(jiǎn):病弱行動遲緩。
治聾:此處指應對外界事務(古人有‘聾’喻避世的說法)。
翻:反而。
責:責備。
爾來:近來。
目暗:視力模糊。
歸鴻:南歸的大雁,常象征離別或時光流逝。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晚年退居鄉野時,彼時身體多病、精力衰退,日常瑣事成為生活重心,詩人借自嘲口吻記錄真實心境,反映了晚年閑適卻略帶寂寥的生活狀態。
全詩圍繞‘自嘲’展開,通過病中生活的細節描寫,既寫身體衰頹之苦,又寫對生活的淡然態度,語言平淡卻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晚年復雜的內心世界。
一期九十日,鐵壁復鐵壁。
四方八面來,只是跳不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高深何所極,春在小河濱。
水映融和地,舟偕蕩漾人。
游魚聽黃鳥,垂柳拂青蘋。
佇立忘言久,君休疑問津。
果哉糟粕矣,
煨燼莫疑秦。
韋編三絕后,
誰是醒經人。
晴天楊柳絲千緒,
淡月梨花玉一庭。
又是東風去時節,
數聲啼鳥不堪聽。
漠漠江南煙雨,
于飛似報初春。
折過女郎山下,
料應愁殺佳人。
狐奴磧外秋聲送,桑干一條河水。落日共登臺,黯幽州千里。
飄蓬吾與爾,怨關柳、只催征騎。雁外天低,蛩邊人瘦,馬嘶愁起。
擊筑少年場,今何似、人海兩鷗而已。自古帝王州,只消磨才子。
勸君須醉耳。況有個、雙鬟能倚。聽今夜、畫角吹寒,變一天霜氣。
南紀開巫峽,滄波萬里通。
旌幢朝水府,云霧悶靈宮。
風晚神鴉集,霜深古柏紅。
長檣紛估客,歌舞歲時同。
溯湘逾嶺總難休,那計流亡歲月稠。抗日旄頭威絕域,憂時蒿目快清秋。迫降敵虜方通牒,欲返家人先買舟。我檢水山圖百幅,留娛衰老臥能游。
七度秋添客鬢華,西南避寇任天涯。芒鞋驛路看山水,盞酒蠻村賞月花。戰士同袍收失地,旅人分舸送還家。年前吾幸辟為掾,未抵今宵樂趣賒。
秋柳題痕二百年,
祇今湖水碧于煙。
詩人一代斜陽外,
間煞亭西弄笛船。
蕭瑟秋聲澗壑哀,他鄉扶病且登臺。
不知老樹何年有,但見長江鎮日來。
四海烽煙還逆旅,一樽風雨暫徘徊。
故人邂逅非容易,爛醉無妨臥碧苔。
身世悟蜉蝣。歲歲驚秋。
蕉心易冷藕絲抽。無雨無風都凄切,況是颼颼。
催白少年頭。第一窮愁。
蒼山不改水長流。滾滾浮生如夢里,駒隙彌留。
曉天谷雨晴時,翠羅護日輕煙里。酴醾徑暖,柳花風淡,千葩濃麗。
三月春光,上林池館,西都花市。看輕盈隱約,何須解語,凝情處、無窮意。
金殿筠籠歲貢,最姚黃、一枝嬌貴。東風既與花王,芍藥須為近侍。
歌舞筵中,滿裝歸帽,斜簪云髻。有高情未已,齊燒絳蠟,向闌邊醉。
我醉君須且去,人愁我欲言愁。
槃間瞿谷舞無休。不許公榮二斗。
北海無尊可滿,茅山有淚難收。
輸他化蝶老莊周。未醒之時識否。
金谷筵開慶壽齡,石倉家世舊傳經。
絲騏共繡長生佛,竹騎群瞻不老星。
匏系官聲鱸膾重,土風豳酒兕觴聲。
革除澆俗遐仁暢,木筆題詩撞寸莛。
馬背何如牛背,
短衣落日空山。
只么身歸盤谷,
未須名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