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二首 其二
身臥孤村日,
年當大耋時。
貧憂償酒券,
懶悔許僧碑。
輸稅質耕犢,
飯醫烹伏雌。
勞生不須嘆,
隨事且支持。
身臥孤村日,
年當大耋時。
貧憂償酒券,
懶悔許僧碑。
輸稅質耕犢,
飯醫烹伏雌。
勞生不須嘆,
隨事且支持。
我獨自躺在孤寂的村莊里,如今已到八九十歲的高齡。因貧窮而擔憂償還酒債,因懶散而后悔答應為僧人寫碑銘。為繳納賦稅抵押了耕田的小牛,為酬謝醫生煮了下蛋的母雞。辛勞的一生不必嘆息,凡事暫且支撐下去便好。
大耋(dié):指八九十歲的高齡,泛指老年。
酒券:賒酒的憑證,代指酒債。
許僧碑:答應為僧人撰寫碑銘。
質:抵押。耕犢:耕田的小牛。
飯醫:用飯食酬謝醫生。伏雌:指母雞(因母雞常伏窩孵蛋,故稱)。
隨事:遇事、凡事。支持:支撐、維持。
此詩為陸游晚年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農村時所作。時年詩人已屆八旬,雖遠離官場,但生活清苦,常為生計操勞。詩中“自嘲”既是對自身貧、懶等現實處境的調侃,也是對晚年堅韌生活狀態的真實記錄。
全詩通過描寫晚年孤村獨居、貧病交加的生活細節,展現了詩人清苦卻堅韌的生存狀態。尾聯“隨事且支持”以平淡之語傳遞豁達胸襟,體現了陸游晚年雖境遇艱難,仍保持積極生活態度的人格魅力,是其“詩風老更成”的典型之作。
甌山閩海兩高深,幕府同開閱古今。堂號止戈賢守意,郡名長樂圣君心。行看鑄劍為農器,即有飛鸮集泮林。比日東南是洙泗,喜聞弦誦發清音。跳梁山谷有頑民,電掃風除一聚塵。排闥江山千里眼,滿庭桃李四時春。定知當寧思龔遂,政恐攀輿借寇恂。誰是諸侯老賓客,酣歌應許杜陵人。
忽忽光陰六十馀,年來猶自惜居諸。茅軒鎮日無塵事,一炷清香一卷書。
申命增華袞,遺忠動紫宸。世風存令子,暮哭有慈親。復辟前言在,論兵密疏陳。如何年不永,無路問蒼旻。
何人過三徑,共此曲蘗春。月下倩人扶,花影鋪滿身。
濯濯英姿迥絕塵,清風于古或堪倫。傳詩世有千秋業,脫穎曾先十九人。燕趙自來聞義俠,嶺隅何意駐征輪。還將勾漏丹砂去,歸日高堂壽老親。
小庭雨過春將盡,片片花飛,獨折殘枝,無語憑闌秪自知。玉堂香煖珠簾卷,雙燕來歸,君約佳期,肯信韶華得幾時。
龍南女兒花似稀,生年十八沒重圍。紅顏不為紅巾死,夜跨斑騅間道歸。
丹詔曾沾錫虎符,一官如隱臥三吳。閑尋春色來黃嶺,細詠周詩到白駒。何必蛟龍終得雨,須知鸞鳳已能雛。不堪玉樹埋秋草,欲吊無因致束芻。
眾星累累如連貝。江河四海如衣帶。
碧梧和露滴清秋。小庭幽。翠煙流。羞帶一襟,明月上危樓。苦恨秋江風與月,偏管斷,這些愁。此情空道兩綢繆。信悠悠。幾時休。到得如今,刬地見無由。擬待不能思想得,無限事,在心頭。
傲忽玩世,浮沉隨時。不清不和,匪惠匪夷。滑稽自賢,俳優是視。諷諫時益,吾差有取。
斷霞歸鳥隔山鐘,日過西山轉海空。長恨南城催曉急,五更吹角怨秋風。
卜筑蓬蒿一徑斜,池塘新綠映窗紗。蒲團坐到忘機處,不覺春風度落花。
即使重裘也覺寒,推蓬枕畔見層巒。去憎亂石堆高岸,歸愛輕帆吼夜湍。無數云霞迂笑傲,幾多鷗鳥自蹣跚。近懷不是重重惡,一月那傷行路難。
凈侶騷人絕勝緣,上方明月照離筵。天香雅愛飄靈鷲,莫倚淮南桂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