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過梅嶺
削嶺嵯峨壓碧空,
紛紛霜葉下丹楓。
越王經略炎荒處,
丞相祠堂霄漢中。
日落棲烏喧古樹,
天高飛旆溯回風。
憑輿幾度頻來往,
猶憶含香侍紫宮。
削嶺嵯峨壓碧空,
紛紛霜葉下丹楓。
越王經略炎荒處,
丞相祠堂霄漢中。
日落棲烏喧古樹,
天高飛旆溯回風。
憑輿幾度頻來往,
猶憶含香侍紫宮。
陡峭的梅嶺高峻巍峨,仿佛壓著碧空;寒霜下楓葉紛紛,從丹楓樹上飄落。越王曾在此經營治理炎熱荒遠之地,丞相的祠堂高聳入云霄。日落時分,棲息的烏鴉在古樹上喧鬧;天空高遠,旗幟逆著回風飄揚。我多次乘車往返于此,仍回憶起在宮中侍奉君王的歲月。
削嶺:陡峭的山嶺。
嵯峨(cuó é):高峻的樣子。
丹楓:經霜后變紅的楓葉。
越王:指漢初南越王趙佗,曾割據嶺南。
經略:經營治理。
炎荒:炎熱荒遠之地,指嶺南。
丞相祠堂:可能指唐代宰相張九齡的祠堂,其曾主持開鑿梅嶺驛道。
霄漢:云霄,高空。
棲烏:棲息的烏鴉。
飛旆(pèi):飄動的旗幟。
溯:逆著。
憑輿:乘車。
含香:漢代尚書郎含雞舌香奏事,后代指在朝為官。
紫宮:帝王的宮禁。
梅嶺(大庾嶺)為古代南北交通要沖,多歷史遺跡。詩人初冬途經此地,見高峻山嶺、霜葉丹楓,又聯想到越王趙佗經營嶺南、張九齡開鑿驛道的歷史,結合自身往返南北的經歷,回憶起曾在宮中任職的歲月,遂作此詩。
此詩以梅嶺初冬景色為引,融合歷史典故與個人回憶,既展現梅嶺的地理與歷史厚重感,又抒發詩人對過往的追思。語言凝練,意境開闊,是一首情景史交融的紀行之作。
一夜西風驀地寒,吹將黃葉上欄干。春來秋去忙如許,未到晨鐘夢已闌。
床上書連屋,階前樹拂云。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絺衣掛蘿薜,涼月白紛紛。
嵯峨片石,是云峰仙掌。天半飛來屹相向。記曾揮、醉墨剔蘚留題,題未竟、酣臥池邊小舫。浮云同變幻,第宅更新,石友深盟可無恙。花竹影蕭疏,雨態煙姿,都移入、畫屏風上。悵料理、琴書有時來,怎忘了停驂,故人門巷。
河鼓天孫各老成,無愁可解任秋聲。癡兒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針斗眼明。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豈識別離情。未能免俗消光景,醉臥西風夢亦清。歲歲今宵乞巧樓,疏星如弈月如鉤。莫將寒信侵房屋,肯把閒情問女牛。兒笑無書空曬腹,婦言有酒可澆愁。鵲慵竟失河橋約,盡日喳喳古樹頭。
釋迦掩室,過犯彌天。維摩杜詞,自救不了。如何如何,口門太小。
斗灑亦醉石亦醉,到心惟作平等觀。此中消息有盈朒,春夢一覺秋風寒。中原一士多廳姿,縱橫宇合卑莎維。人言畢肖在須眉,茫茫心事疇誰知。嬰武伺人工趣語,杜鵑望帝凄春心。太平歌舞且拋卻,來向神州愾陸沈。南山豆苗肥復肥,北山猿鶴飛復飛。我欲蹈海乘風歸,瓊樓高處斜陽微。
章臺杜牧之,長安孟東野。憶君飛筆時,何處木蘭下。
幽意忽不愜,歸期無奈何。出門流水注,回首白云多。自笑燈前舞,誰憐醉后歌。祗應與朋好,風雨亦來過。
魏公如管仲,封禪止文皇。侈心晚猶在,厥婦故敢猖。誣彼七十君,哀哉為民殃。
期修玩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滯留。縱有侯芭常載酒,惜無李白共登樓。蛩催織婦貧非懶,云掩霜娥老似羞。應笑山翁癡守待,滿身風露冷貂裘。年年待月引壺觴,坐對中庭玉一方。靜夜忽驚云作雨,索居空使客思鄉。荒雞聲續檐花滴,蝴蝶夢回巖桂香。何處高樓見山闊,快予吹笛據胡床。
付法傳心,將錯就錯。立雪斷臂,隨邪逐惡。本色衲僧,如何評溥。達磨大師,露出一膊。
極樂三軍士,誰知百戰場。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醉客沾鸚鵡,佳人指鳳皇。幾時來翠節,特地引紅妝。
杜宇啼殘故國愁,虛名況敢望千秋。男兒若論收場好,不是將軍也斷頭。
素秋時序,早林芳凋盡,千山飛雪。壯士如猱梯絕險,一戰曾殲強敵。帳擁紅爐,杯傾綠蟻,歲晚同歡悅。高歌相和,不知蘆管吹裂。憐汝丫髻從軍,六年成長大,暫尋歸轍。汝父勤勞身更健,兄弟皆稱雄杰。梅影橫窗,松聲隔院,語笑清幽絕。家園情味,此行應為人說。
借問蓬萊水,誰逢清淺年。傷心云夢澤,歲歲作桑田。朱宮紫貝闕,一旦作沙洲。八月還平在,魚蝦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