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憲副王公、總戎張公偕諸僚友往觀禾稼,歸途宴集海會寺,抵暮而返 其二
民氣經秋靜,風光入野閒。
錦鞍牛共馬,隊仗役兼蠻。
蔗葉青連海,稻花香過山。
三農逢樂歲,辛苦念孤鰥。
民氣經秋靜,風光入野閒。
錦鞍牛共馬,隊仗役兼蠻。
蔗葉青連海,稻花香過山。
三農逢樂歲,辛苦念孤鰥。
入秋之后百姓生活安寧,野外風光閑適。騎馬乘牛的人來來往往,隊伍中有差役也有少數民族。甘蔗葉碧綠與海相連,稻花飄香漫過山嶺。農民們遇上了豐收年景,但還是會掛念那些孤獨無依的鰥寡之人。
民氣:百姓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錦鞍:裝飾華麗的馬鞍,這里指代騎馬的人。
隊仗:隊伍。
役:差役。
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三農:指從事農、林、牧、副、漁各業的農民。
樂歲:豐年。
孤鰥:孤獨無依的鰥寡之人。
作者陪憲副王公、總戎張公及諸僚友去觀看禾稼,在歸途宴集海會寺后創作此詩。當時處于秋季,百姓生活安定,莊稼豐收,詩人在看到鄉村的繁榮景象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豐收之景,表達對百姓的關懷。其特點是語言樸實,畫面感強。展現了詩人心系百姓的情懷,在反映當時社會生活方面有一定價值。
解鼓神人格,知稀棄不辭。
絕無凡指弄,翻少俗塵緇。
掛壁侵苔古,游魚出水遲。
昔賢成此意,應不悅當時。
誰如懷縣宰,隆暑正邀賓。
竹下披襟日,尊前頌酒人。
帶花移小石,貫柳出鮮鱗。
何必論河朔,沉冥意更真。
燈火能催萬物春,
花間蜂蝶已繽紛。
太平會與民同樂,
總道吾君是圣君。
兩三點雨地衣斑,禪榻光陰戶早關。
風約秋聲涼入樹,月街暮氣遠沉山。
食如許少寧量腹,酌亦無多且駐顏。
昨夢細君親口問,自君之出幾時還。
含梅酸金黃。送春陰島畔,曉月橋旁。忍話驚塵燕市,撇波鱸鄉。新病起,征途長?,撛迫荨谓笏譀觥l鬅燇A傳音,風輪碾夢,渾似喚嬌娘。
嗟刖玉,同吟湘。惹吳兒腸斷,楚客歌狂。莫漫杯傾影亂,斗深愁量。思遠柳,羅敷桑。天各涯、綃零珠亡。有一樣纏綿,臨分客裝蓮瓣香。
湛湛秋露滋,開此檐下葵。清馥隨輕風,丹心耀朝輝。
惜哉未能久,久已成空枝。
芃芃園中草,春秋長萋萋。沒我階前蘭,欺我石上芝。
寒霜一朝下,亦復相披離。
豈如南山松,夭矯挺奇姿。春風與秋霜,榮瘁兩不知。
一規圓月當頭照。月底飛蘭棹。誰家兩美結同心。癡向水中共把、月痕尋。
煙波無計吟懷渺。一舸涼云罩。不知何處藕花林。艤向綠楊影里、且消停。
先生文武長才,五城三島頻來去。絳霄繞室,紫煙煉鼎,青云得路。銅狄摩挲,琳書披閱,玉京游步。想乘牛函谷,飛鳧鄴郡,今與古、同高趣。
一曲青溪回護。自逍遙、蕊宮深處。黃眉洗髓,洪崖拍手,赤松為侶。桃實千年,芝莖三秀,喜迎初度。任九霞、觴滿七星車轉,看仙童舞。
碧天雙岫門開,澄瀾幽竹環仙境。長庚孕秀,明河借潤,孤蟾爭炯。疊嶂樓前,桐君山下,幾年馳騁。說芹池雨化,杏壇春滿,緗卷富、青衿整。
桑柘鵝湖佳景。對清樽、且忘氈冷。紫陽罄欬,春雷響震,秋蟲聲靜。老屋無塵,短檠聽雪,寒爐烹茗。看回頭、捧得詔黃香墨,出中書省。
酒闌和夢登程,秋陰壓得征鞍重。似華峰霜隼,禹門雷鯉,丹山云鳳。滴露松窗,煮泉術鼎,漉冰齏甕。向金閨高步,羽林雄論,便寫就、中興頌。
主將遠提兵眾。細評量、古人言動。太公韜略,蕭何圖籍,孔明擒縱。茗莢吹香,芝英產秀,荔支脩貢。更此行、妙處訪求賢俊,助明時用。
濁思如何豈易膠,微官聊復得閒勞。晚香敢謂安陽淡,真意還輸栗里高。萬葉亂飛孤此杰,三秋中賞定誰曹。一聲長嘯非難事,莫向花前浪郁陶。
寫盡寒煙與敗膠,愛花寧厭賞花勞。酒兵入陣霜初破,詩將登壇月正高。絕俗自宜蓮并價,策勛當與杞同曹。故知逸興真難盡,更約明年共和陶。
庵主當年用得親,
衲僧眼里要生筋。
趙州舌有龍泉劍,
開口等閒疑殺人。
淅淅復棲棲,人間只自迷。
終年愁遠道,到老去何蹊。
始見紅葉落,又聞黃鳥啼。
不因趨大旆,誰肯暫提攜。
生死雙飛正可憐,若為白發上征船。未應分手江南去,更有春光七十年。
無賴山光疊疊青,玉魚金盌早飄零。冷思禹穴真奇事,千古衣冠托杳冥。
萬家歌舞送浮生,曾有涓埃答太平。猿鶴蟲沙天始定,不須辛苦怨南征。
聞道深春雪打圍,誰憐身上藕絲衣。莫憂白璧成塵土,解逐南風萬里歸。
惟有寒潮不世情,朝朝莫莫過空城。百年車馬閶門外,獨被春風草又生。
柰何山色牽吟思,
旋被江聲破睡魔。
吟思睡魔兩相戰,
誰知馬上有干戈。
秋風動淮泗,萬葉已紛飛。
昨夜聞征雁,寒霜照鐵衣。
兵戈官道梗,患難故交稀。
共有思親淚,何當并轡歸。
一使匈奴久不回,
為憐高義筑崇臺。
鄉人千載思登眺,
肯使春風長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