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一三二
將左晨星一炬存,
魚龍光怪百千吞。
迢迢望氣中原夜,
又有湛盧劍倚門。
將左晨星一炬存,
魚龍光怪百千吞。
迢迢望氣中原夜,
又有湛盧劍倚門。
如同將僅存的晨星點燃成火炬,它的光芒能吞沒成百上千魚龍的光怪。在這中原的漫漫黑夜里極目遠望,又看到像湛盧劍般的光芒靠在門邊。
左晨星:可能指僅存的杰出人物。左,遺留下。
魚龍光怪:形容景象奇異、復雜多變,這里可能暗指各種亂象。
迢迢:形容路途遙遠或時間長久,這里指遠望的樣子。
望氣:古代方士的一種占候術,觀察云氣以預測吉兇,這里有觀察形勢之意。
湛盧劍:古代名劍,相傳為春秋時期歐冶子所鑄,這里象征杰出人才或正義力量。
《己亥雜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這一年作者48歲,因厭惡仕途,辭官離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屬,又往返一次。當時的清朝社會政治腐敗,危機四伏。此詩可能是作者在對社會局勢的觀察和思考中,看到仍有正義和希望的力量存在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社會現狀的擔憂以及對正義力量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借意象表達情感,含蓄深沉。在文學史上,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具有重要地位,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知識分子的思想情感。
甲帳垂和璧,螭云張桂宮。隋珠既吐曜,翠被復含風。
怪爾明珠屢暗投,偶傳消息到滄洲。三年燈火山中社,五嶺風云海上秋。狗監尚邀陳獵賦,駿臺堪羨過都游。翻疑楚璞終難獻,搖落漁磯問釣舟。
金雞昨夜出宸京,天眷分明軫遠情。回轉云霓作時雨,載看禾黍慶西成。棋須覆局方傅譜,琴待更張始有聲。老鶴林間甜好夢,隨風飛入尉陀城。
溪山不難買,所費千金儲。不如數峰云,朝昏對吾廬。交游豈無人,轉盼傷離居。不如吾兄弟,相應如笙竽。左侯薊名族,溫溫器璠玙。身雖市朝寄,心與功名疏。伯也亦可人,文華炳于菟。風神聳魁偉,襟韻含沖虛。平生一片心,緣塵不關渠。相期有幽事,歲晚山林俱。綵服照黃冠,歡呼奉親輿。大婦侍巾帨,中婦供庖廚。諸孫戲膝前,翩然鳳將雛。朝采南澗芹,莫漉西溪魚。煙霞入杖屨,風月來窗疏。觀竹上巢云,禮佛登香爐。紅龍雪浪涌,白塔蒼煙孤。冰弦寫天籟,茶甌泛云腴。快哉天下樂,俯仰馀何須。正恐左太沖,招隱昔所無。
江流渺渺風吹浪,驛路迢迢雨作泥。好把金章換蓑笠,故山深處把鋤犁。
才入林巒屏跡時,此身自幸少人知。嬰孩底苦不解事,偏是怕時方始啼。
一江白練裂重巒,十二峰高相對看。神女也期云淡薄,西東得見水波瀾。
太守自監軍,片膽大如身。立馬斬數賊,犒軍捐萬緡。威行千里外,手活一城民。孰謂書生怯,書生中有人。
小筑慚高枕,憂時舊有盟。呼尊來揖客,揮麈坐談兵。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弱冠理玄訓,文苑思馳聲。奔走二十年,饑寒苦躬耕。茍祿非所甘,恣我遺世情。王充論《潛夫》,子云著《玄經》。昔賢獲我心,所務身后名。勖哉事鉛槧,姑以畢余生。
車騎環林款客扉,束裝初罷曙鐘微。西陵自喜揚帆渡,東郭遙憐控馬歸。荒草回堤天共遠,鳴鑣撲地鳥俱飛。懸知行樂無過此,何事朝朝與愿違。
萬雷豗擊一江聲,本是風從水上行。斷港不妨尋住計,修涂未信阻歸程。閒中已會性天靜,忙里依然心地平。險阻怪崖行半百,扁舟肯學夜多驚。詩翁下語寫心聲,說破云濤阻客行。得意快吟三兩句,放懷休數八千程。時因極凍方回暖,水若無風還自平。一點陽和消息好,江邊柳眼又眠驚。水本無聲風作聲,何心坎止與流行。掀天不礙翻洪浪,到海須知有去程。可以東西形暫激,不容軒輊性元平。懸知讀易如程子,舟壓銀濤膽不驚。
草薦輕車一路深,小樓溫酒望同斟。菊英未落梅香吐,小雪才過誕日臨。萬變風云隨著筆,一流松竹矢同心。看花許續千年話,拜舞花前領醉吟。
聞說青螺外,幽齋好一間。有人風雅甚,留汝賦詩閒。寫字臨殘帖,扶藤上近山。深秋知雨少,予或到沙灣。
仙人去何許,空此青山名。我來躡高云,凜凜神骨清。虹亭照空谷,丹井莓苔生。如何千載下,無人申此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