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圓上人
誦經千紙得為僧,
麈尾持行不拂蠅。
古塔月高聞咒水,
且說近來心里事,
仇讎相對似親朋。
誦經千紙得為僧,
麈尾持行不拂蠅。
古塔月高聞咒水,
且說近來心里事,
仇讎相對似親朋。
誦讀千卷經文才能成為僧人,手持拂塵行走也不驅趕蒼蠅。在月光照映的古塔下聽聞念咒施水,暫且說說近來心里的事情,仇人相對也好像親朋好友一樣。
圓上人:“上人”是對僧人的尊稱,“圓”為僧人名。
麈尾:一種拂塵,魏晉清談家常執之。這里指僧人手持的法器。
咒水:僧人以咒語加持水,認為有特殊功效。
仇讎:仇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可能較為盛行,詩人與圓上人結識,被其修行的態度和超脫的心境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圓上人的修行境界和豁達胸懷。其特點是通過具體行為和對比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和僧人的生活狀態提供了資料。
毒痡痛受辛,斬刈憎暴秦。杜康與儀狄,賊物其罪均。商毒烈火炎,岐鎬方陽春。秦暴虓虎搏,歐粵無顰呻。二子起酒禍,古今同湛身。計實乃鴆葛,適口良甘醇。文錦覆深阱,病媒鬼之鄰。劋殺不遺跡,辛政猶為仁。今子知所戒,浮俗豈其倫。生世千金軀,況復富席珍。中古避世者,或以飲自名。世網未易脫,顛眩寧其情。嗟哉竹林子,嚌茹日瓶罌。時既謝周漢,顧肯羨久生。中圣憐徐邈,種秫想淵明。卯金當涂高,委質吾顏赪。偕我偶盛時,生亦未易輕。況子淑茂資,天驥趣修程。論才應時須,挺志為親榮。親言銘肺肝,盍師陶士衡。自我銘盤盂,覆杯遠曲糵。人或安清修,身亦享黃發。柰何悠悠者,沈酗無虛日。言之每逢怒,周誥存苦闕。狂悖貽世戒,氣血瞢中竭。持觴勸客意,彼肯獨夭折。投轄車鈐頸,抽腸擢其骨。交游多若人,自重要勇決。關須太虛閉,交繼叔夜絕。毋興圣賢悲,濡首右臂折。
傷哉貧也,教人世多少,須眉無顏色。留得乾坤清氣在,輸與茅檐弱息。玉琢心堅,金將膽鑄,豈守凡情迫。寒泉深處,定知含笑相即。從此身作完人,心無遺憾,也終全清白。幾輩峨冠方講學,都被金夫沈溺。荊布家風,蓬蒿生長,那藉詩書力。管彤熴耀。遠哉豐鎬遺澤。
白云深處款禪關,占盡人間第一閑。都道白云堪作雨,白云依舊罩青山。
晚匣寫菱影,試觀憔悴顏。支離骨不媚,蕭颯鬢垂斑。安得長康畫,致之巖壑間。
勝概豪情壓大江,孫吳指日樹旗降。誰知竟得東風便,長使曹瞞恨滿腔。
殷勤對綠醽,閑坐繞沙汀。怪來喧語笑,一派落青屏。
難可狎。李鱗甲。
郵吏傳音至,荒郊滯客輪。襜帷云氣冷,雞黍野情真。場藿堪維騎,村醪暫入唇。田家如借問,莫道是王人。
舍北冬蔬新作畦,冬春之交生意遲。為囑兒童須謹護,只愁鵝鴨踐傷之。
寂寂門常掩,悠悠夜似年。頭如山岳重,心若繭絲纏。斷續嫌鐘急,滂沱恨雨顛。誰人推國手,來解劫中天?一病何如此,危乎又極顛。嬌兒頑甚矣,老母淚潸然。萬緒難分手,千端莫卸肩。斯時不可死,涕泣禱皇天。
兩龔二阮古來希,古月之家喜得之。邂逅數年成契闊,因仍幾日復追隨。有詩有酒須人勝,無命無才亦我宜。華發蒼顏勝強健,霜清山影雁參差。
君住桃花塢,何如鄭子真。應同潘岳縣,非是武陵民。香散馀書帙,花飛襯舞茵。十分春色好,劉阮問迷津。
生不居家,長不出嫁。一柄笊籬,天上天下。雖然不直分文,只是無人著價。
春草芊綿柳拂堤,玉驄翹立不聞嘶。祗緣一入神龍廄,閒卻沙場萬里蹄。
歲暮天涯客,相依愿好鄰。樓臺殘夜月,梅柳隔年春。契誼憐知己,馳驅愧此身。浮云終日事,偏感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