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大功告成紀事 其一
風雷隱隱護周廬,五采龍文護帝車。
泉出旌門珠瀑卷,草迎行殿綠云舒。
九盤夜渡黃河水,三略朝提玉帳書。
漢將莫夸臨瀚海,圣人親已到狼胥。
風雷隱隱護周廬,五采龍文護帝車。
泉出旌門珠瀑卷,草迎行殿綠云舒。
九盤夜渡黃河水,三略朝提玉帳書。
漢將莫夸臨瀚海,圣人親已到狼胥。
隱隱的風雷像是在守護著皇宮,五彩龍紋裝飾護衛著皇帝的車駕。泉水從軍營營門涌出,如珠簾瀑布翻卷;青草在行宮前搖曳,似綠色云朵舒展。夜間軍隊艱難地渡過九曲黃河,清晨將領在營帳中研讀兵書。漢朝將領不要夸耀曾抵達瀚海,如今圣人(皇帝)親自到了狼胥山。
周廬:皇宮周圍警衛所住的廬舍,這里代指皇宮。
五采龍文:五彩龍紋的裝飾。
帝車:皇帝乘坐的車駕。
旌門:軍營的營門。
行殿:皇帝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九盤:形容黃河河道曲折。
三略:古代兵書《黃石公三略》,泛指兵書。
玉帳:主帥所居的營帳。
臨瀚海:指漢朝霍去病曾率軍抵達瀚海(今貝加爾湖)。
狼胥:即狼居胥山,漢朝霍去病曾封狼居胥。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需結合更多歷史資料確定。推測可能是在皇帝親征取得重大勝利后,詩人為記錄這一功績而作,當時國家處于軍事行動取得成功的階段,皇帝親征彰顯了其對軍事行動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親征的功績。其突出特點是氣勢恢宏,語言華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軍事活動和對皇權的尊崇。
步月尋溪過佛齋,溪邊石蘚濕芒鞋。虛窗獨臥聽松竹,半夜一山風雨來。
瑤臺無信托青鸞,一寸芳心思萬端。莫向東風倚脩竹,翠衫禁得幾多寒。
看君人物漢西都。過吾廬。笑談初。便說公卿,元自要通儒。一自梅花開了后,長怕說,賦歸歟。而今別恨滿江湖。怎消除。算何如。杖屨當時,聞早放教疏。今代故交新貴后,渾不寄,數行書。
三徑五株柳,孤村獨板門。先生正高臥,眾鳥莫交喧。晉宋當時改,乾坤此老存。手中一把菊,秋色滿丘園。相逢疏柳下,賓主兩忘言。處士乃無履,江州初到門。低頭入茅宇,散發對金樽。長揖朱轓別,狂歌向小園。
夾路飛塵宿雨消,十年曾此駐龍鑣。春風城闕知非遠,幾處輕寒變柳條。
擷青日日飯疲牛,識字耕夫已白頭。束帛不來山鬼笑,有人馬上覓封侯。
四檐山色清殘暑。草深閑院蟲相語。涼風過柴門。孤煙竹里村。宿潤侵苔甃。掃花山石瘦。籬落帶斜暈。樵聲出翠微。
娟娟云月照窗扉,紙帳形開夢覺時。庭下風篁自成韻,吹簫安用玉人為。
遙看碧瓦清光冷。粉墻東畔重門靜。佇立倚回廊。驚飛兩袖霜。浮云倚寶鑒。淡影垂垂泛。漏盡曉風寒。傾低白玉盤。
幽居林壑小,款客暮天青。乍卷云千葉,仍飄雨數星。野蟲鳴蟋蟀,山果熟梬楟。苦說盤飧少,相邀醉綠醽。
伏讀改元詔,仍觀拜相麻。競傳新政事,方見好官家。雪作豐年瑞,梅開近臘花。路逢江上客,立馬問京華。喜見新除目,焚香洗眼看。老儒居翰苑,正士作臺官。有道為時用,非才處位難。寄聲崔與李,催促到長安。國以人為重,人惟德可招。九重方厲政,諸老盡歸朝。盛事追三代,清風動百僚。切聞天上語,歡喜到漁樵。
林坳深樹不知門,寂寂齋居避客喧。貧到亂離都作達,道能憂患更稱尊。住山長策書千卷,遺世高懷酒一樽。除是縱游巖壑興,行蹤不出水云村。
殘羹不肯乞人馀,落佩何由與世疏。使氣安知程不識,慕名真愛藺相如。狂言?坐猶耽酒,刻意歸山欲著書。一笑窮愁應舍我,天心從古有乘除。
未歸歸即秉鴻鈞,偷醉關亭醉幾春。與物有情寧易得,莫嗔花解久留人。
鹿豕堪同眷屬親,襟懷何處不陽春。壺中甲子還天地,袖里風雷護枕茵。過去徒留千載恨,悟來方識此時身。定知萬化從心運,海澨煙霄羽駕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