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元馭內翰年兄
遠從王事趨秦塞,回首燕云戀起居。
漠漠三關屯鐵騎,迢迢千里轉金車。
寒生雪窖侵貂袂,夢入冰天斷雁書。
遙憶姑蘇王太史,鎖闈清詠近何如。
遠從王事趨秦塞,回首燕云戀起居。
漠漠三關屯鐵騎,迢迢千里轉金車。
寒生雪窖侵貂袂,夢入冰天斷雁書。
遙憶姑蘇王太史,鎖闈清詠近何如。
我遠行去處理公務趕赴秦塞,回首遙望燕地的云,眷戀著你的生活起居。三關一帶鐵騎屯駐,茫茫一片,我乘坐著華貴的車子千里迢迢趕路。寒冷從雪窖中襲來,侵襲著我的貂皮衣袖,在冰天雪地中做夢也難以收到大雁傳來的書信。我遠遠地思念著姑蘇的王太史,你在鎖院清吟的情況近來如何呢?
王事:指公事、政務。
秦塞:指秦地的關塞。
燕云:泛指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地區。
起居:指日常生活。
漠漠:形容廣布、密布的樣子。
三關:具體所指說法不一,這里泛指北方的重要關隘。
鐵騎:披掛鐵甲的戰馬,借指精銳的騎兵。
金車:華貴的車子。
雪窖:指寒冷的地方。
貂袂:貂皮衣袖。
雁書:指書信。
姑蘇:今江蘇蘇州。
王太史:指王元馭。
鎖闈:指科舉考試時考官鎖宿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當時可能是在奉命前往秦塞處理公務的途中,在北方寒冷的邊塞環境下,因思念遠在姑蘇的友人王元馭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但邊疆仍有軍事防御的需要,所以詩中有“三關屯鐵騎”的描述。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將邊塞的壯闊之景與個人的情感相結合,既有豪邁之氣,又有細膩的情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當時的社會風貌。
偶從酒肆樂天真,又見羲皇化俗淳。萬斛香浮金掌露,四時人醉洞庭春。休官最喜陶元亮,荷鍤當隨劉伯倫。晉代風流無復見,更誰傳此醉鄉神。
風雨聲中落木,茅茨深處鳴雞。過盡平湖十里,人家猶隔瀼西。
遙觀南澗水,山畔噴長虹。清響孤峰下,寒流一竅中。龍升千嶂雨,虎過滿林風。盡日西游遍,扶筇欲向東。
黑白枰中劫未央,老來何境得徜徉。采芝心怯云山遠,買藥身甘市井藏。飽吃官倉常糶米,貪看滄海漸生桑。尚馀精力多閒暇,集謗成詩欲滿囊。
先子同年友,唯馀此老存。安心得禪悅,閉戶道彌尊。
共覓清宵醉,消磨付酒籌。參差分夜月,來往促春甌。愛客宜苛令,撩人喜暗投。漫言探海屋,此飲足千秋。
洛妃留夢感陳王,巫女登臺望楚襄。千古此心今日見,也知鴛枕故應長。
曉聽爐亭瀉竹聲,老仙呵墨已詩成。春連宇宙開皇極,天與君王作太平。草木有生皆潤澤,山河無處不清明。寒蓑莫袖垂綸手,萬里長江一艇橫。飛到裘茸不肯飛,危樵孤倚暮江時。袁安家在鴻濛外,剡曲人誰汗漫期。氛祲不傳青海箭,豐年又入紫皇詩。春風吹落人間世,只有梅花圣得知。
隔溟如隔世,魚雁了無還。一枕能相對,千言俱等閒。胡詩無月窟,漢樂有陽關。異域多奇詭,君心自減刪。君祖是吾師,和君共仰之。蒼黃同履戴,旦夕各參差。故國何時返,遺風每日持。相逢在泉壤,不可是蠻夷。
歌越調,唱吳謳,南風吹過黃蘆洲。前船后船相逐起,聯聯翩翩鳥銜尾。前船相開后船喜,不用愁風更愁水。采石有酒江有魚,買魚沽酒歌嗚嗚。歌嗚嗚,擊唾壺,人間此樂曾有無。
矗矗青山帶白云,石梁雞犬數家村。江空不遣漁郎到,落盡桃花自掩門。
南祠忠定北文襄,千古青山兩瓣香。莫問前朝松柏樹,祗今何處有甘棠。
清風樓古琴三尺,玉蕊花飛酒幾缸。月窟憐君霜兔獨,金莖誇我露禽雙。白鷴浴雪來春檻,古瓦涵星送曉窗。悵望紫微池上鳳,主人才品自經邦。
掃石風生坐,披云雨濕衣。飄飄一蟬脫,獵獵兩鳧飛。伏檻觀魚樂,鉤簾待燕歸。疏鐘何處寺,出谷自依依。
三年枉作夢中人,回首閬園翠徑深。十二樓臺風更雨,可能飄到五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