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五十八
有客反唇過古廟,驅寒四目送新儺。
冠分蓮葉紅千浪,鏡合菱花綠半窠。
褪粉翩翩驚蛺蝶,揚灰陣陣趁香騾。
橋頭好記歸時路,湯煮松風有孟婆。
有客反唇過古廟,驅寒四目送新儺。
冠分蓮葉紅千浪,鏡合菱花綠半窠。
褪粉翩翩驚蛺蝶,揚灰陣陣趁香騾。
橋頭好記歸時路,湯煮松風有孟婆。
有客人在古廟前與人激烈爭辯后離開,為驅走寒意,目送著新的儺戲表演。舞者的冠飾像蓮葉般,在風中如千重紅浪,菱花鏡般的裝飾聚成半窠綠色。舞者妝容褪去,如翩翩飛舞的蛺蝶令人驚訝,揚起的香灰隨著香騾陣陣飄散。要記好橋頭回去的路,回去后能喝到如松風般清爽的茶湯,還有孟婆湯可品。
反唇:指反唇相譏,即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譏諷對方。
儺:一種傳統的驅鬼逐疫的儀式,這里指儺戲表演。
冠分蓮葉:形容舞者的冠飾形狀像蓮葉。
鏡合菱花:菱花鏡是古代的一種鏡子,這里說裝飾像菱花鏡。
褪粉:指舞者妝容脫落。
香騾:可能是指拉車的騾子身上帶有香氣,也可能是表演中用到的道具。
孟婆:傳說中在奈何橋邊給鬼魂喝孟婆湯的神,這里‘湯煮松風有孟婆’可能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指某種特別的茶湯。
由于‘甘蔗生’具體身份不明,難以確切知曉創作的具體背景。但從詩中描繪的儺戲等民俗活動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參與或見到此類民俗活動之后,當時社會可能比較重視傳統民俗文化,人們會在特定時節舉行驅寒逐疫等活動。
這首詩以民俗活動為主題,通過細膩描繪儺戲表演場景,展現了獨特的民俗風情。其語言生動、意象豐富,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風貌。
三年不款白沙扉,病枕春來耗亦稀。天地無窮流水遠,江山猶是昔人非。群賢半逐春云散,老淚還隨暮雨飛。八字銘旌吾敢愛,知君不愧舊儒衣。
空庭積月,夜寒添又,楓鋪荒徑。樓角疏鐘,并入斷鴻聲冷。浮云身世煙波枕,人海遠觀空醒。撫霜琴自有,風生千古,一星長炳。滿青裳欲褪,枯香猶在,草草秋容猶耿。山影垂江,慣聽打礁潮迸。虛檐何礙桂華近,梧上銀蟾重整。忘宵殘或見,零星燈火,引曦和乘。
霜落俱看掃跡空,雨馀又聽放聲同。生民膏血能多少,盡在饞腸利觜中。
衰病驚殘歲,生涯類轉蓬。滔滔懶回首,默默但觀空。山映歸云白,窗留落照紅。地偏人跡絕,厖臥短籬東。
北來南去雁還飛,四十年間萬事非。惟有航船歌不改,夜深老淚欲沾衣。莫笑船家生事微,新紅米飯綠蓑衣。一聲欸和一聲乃,誰識人間有是非。家住斜塘大戶邊,時荒米貴欠他錢。從此駕船歸不得,無錢且駕小航船。四千五百魏塘船,結拆船牙解半千。一千修柁貫三米,三日盤纏無一錢。十千債要廿千償,債主仍須數倍強。定是還家被官縛,且將貫百寄妻娘。南到杭州北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牽板船篙為飯碗,不能辛苦把鋤頭。雇載錢輕載不輕,阿郎拽牽阿奴撐。五千斤蠟三千漆,寧馨時年欲夜行。南姚村打北姚村,鬼哭誰憐枉死魂。爭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鴨餛飩。賭錢輸了阿儂哥,黃草單衫破孔多。相趁縮砂紅豆客,霜風九月上淮河。船頭船尾唱歌聲,蘇秀湖杭總弟兄。喝攏喝開不相照,阿牛賊狗便無情。
始征晨風息,云流日色展。登陸艱且澀,厲澗一何緬。維時仲秋交,颯颯林飆卷。綠竹垂我車,丹花映行幰。冒巒維有松,繡石盡成蘚。攀搴雖多悅,亙頓乃勞倦。日中迫廬岳,蹊徑愈回蹇。云涌連遙崿,雨暗失近巘。奔崩萬壑會,崄絕一徑轉。遽訝川梁沒,幸遇石瀨淺。道以習坎利,用待既濟顯。介石諒益固,巨川豈遂眩。誰哉能豫謀,隨寓斯可遣。
圣文安安,圣武桓桓。朝貢萬里,正朔百蠻。無吳之險,無蜀之艱。無潭之嚚,無荊之頑。咸予賓順,悅色和顏。彼俶在杭,有地千里。皮毀毛落,孤睽莫恃。懾服聲教,慕為臣使。攜彼人民,挈其土地。于橐于囊,歸于天子。天子神圣,罔不懷柔。既懷而封,恩涵澤流。逆予有刑,視彼揚州。順予有封,視此錢侯。赫赫宋德,何有窮休。
晨朝理輕策,日暮脫歸鞅。行行林水間,修然濠濮想。時見行路人,芒芒將焉往。不如播種者,晴雨候消長。野舟橫可渡,不復愁河廣。深感田父言,耕耰戒鹵莽。
大隱隱于酒,小隱隱于竹。何不呼曲生,來同此君宿。
肅肅戒嚴裝,惻惻將別離。凄凄朔風急,迢迢天一涯。歡顏好相慰,淚落不自知。羨彼東園鳥,依依家寒枝。留云道方遠,別云心欲緩。出門申相問,此去何日返。木葉蕭蕭下,潸焉驚歲晚。為子長相思,為我加餐飯。
盥櫛中夜起,悲歌淚盈襟。銜哀思明哲,徒有不死心。昔來論久要,落落襟期妙。當以古人求,今人少同調。君家足文獻,勝事令人羨。脫略遠膏腴,追隨狎貧賤。出入戀同聲,去留無吝情。爭聞柳下風,競播栗里名。平生愛精獵,著作多盈篋。晨抄不輟手,夕誦未交睫。客來即命觴,謔浪如疏狂。醉后又分詠,敏捷皆成章。有時忽得句,夜半叩予戶。開門見月明,相邀到天曙。心跡兩悠悠,功名無所求。共吟蕭寺雨,同醉鏡湖秋。長懷武夷趣,欲往嗟遲暮。終羨子長游,空憐向平去。我本東西人,移家托芳鄰。綈袍意所戀,尊酒情益親。銘鐫向心骨,倏爾驚存歿。開篋見遺書,迸然涕俱出。憶昨登洪山,徘徊蒼翠間。俛仰遽云歿,玄廬竟掩關。吞聲不能道,感激滄洲皓。悵望無還期,滄洲長春草。
薊門春雨散浮埃,煙樹溟濛霽欲開。十里清陰連紫陌,半空翠影接金臺。東風葉暗留鶯語,落日林深過鳥回。記得清明攜酒處,碧桃花底坐徘徊。
圍得太湖渟淡水,故應乎陸漸生成??Mò贋^從稼穡,聚落千家足缶罌。東海波光寒浸斗,南園花氣喜銷兵。任佗工業爛縵甚,愿托泖云事力耕。
夜宿武夷山,乃識青碧叟。清談道士同,險語山鬼走。出門視河漢,危梯掛星斗。白露滿芙蓉,清寒夜吟久。
但得生還恨亦歡,離顏羞向漠云看。若云胡地堪回首,青草應將漢冢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