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五十五
任駕潘車邀左瓦,無如圓鑿對方穿。
嬴政燒書留秦誓,巨君買讖費漢錢。
鸚母參差葛盧慧,蝸牛宛轉(zhuǎn)科斗篇。
白玉樓高臥才鬼,遮須國獰富頑仙。
任駕潘車邀左瓦,無如圓鑿對方穿。
嬴政燒書留秦誓,巨君買讖費漢錢。
鸚母參差葛盧慧,蝸牛宛轉(zhuǎn)科斗篇。
白玉樓高臥才鬼,遮須國獰富頑仙。
任憑像潘岳那樣駕車去邀約,也像圓鑿和方榫無法契合。秦始皇焚燒書籍卻留下《秦誓》,王莽購買讖緯之書耗費漢朝錢財。鸚鵡不如葛盧聰慧,蝸牛留下曲折的文字如蝌蚪文。白玉樓中躺著有才卻早逝之人,遮須國里是兇狠富有的頑劣仙人。
潘車:潘岳有美貌,駕車出游時,婦女愛慕他,常向他的車上投擲水果,后用“潘車”指美男子所乘之車。
左瓦:可能是泛指他人。
圓鑿方穿:即圓鑿方枘,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
嬴政燒書:秦始皇嬴政實行焚書坑儒政策,但《秦誓》等部分書籍留存。
巨君:王莽字巨君,他迷信讖緯,為奪取政權(quán)等耗費錢財制造讖語。
葛盧:傳說中能聽懂獸語的人。
科斗篇:指蝌蚪文。
白玉樓:傳說唐代詩人李賀將死時,見緋衣人傳玉帝詔令,謂“白玉樓成,立召君作記”,后稱文人早逝為“白玉樓成”。
遮須國:傳說中的國名,這里借指某種虛幻之地。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荒誕、不合理的現(xiàn)象,詩人借古諷今,表達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作者讀甘蔗生的詩后次韻而和,也體現(xiàn)出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風氣。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批判現(xiàn)實,特點是用典豐富,含蓄地表達情感。在文學(xué)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思想傾向。
六無信筆成,無令浪流傳。它時達官知,人人愿南遷。
浮槎同置客中身,歌詠滄浪性率真。十碗楊梅酒傾盡,不知相送是何人。
仙館巍峨豈易遷,尊官駢進萬千員。老彭恥與群兒戲,一臥空山八百年。
甘酸二味總宜人,髓滑蘭香妙入神。烈日正中看盡熟,紅如血珀媚卿唇。
黃河之水非淇澳,亦有籦籠挺平陸。彭城官舍清如簇,磥砢紛披成綠玉。使君公馀開鼎餗,清聲入坐可無肉。酒酣戲我題官竹。座中才子謝水曹,對客跳躍先揮毫。詩成奪我宮錦袍,行輩大叫稱詩豪。我憐此竹絕短小,忽有感遇難成騷。點與語曰:汝之生也不似彗帚排青蒼,安能截作笙簫來鳳凰。又不似由衙大如斗,惡用于汝為柱梁。惟應(yīng)托根官舍傍,且有標節(jié)儲雪霜。中虛不肯容螻蟻,作德君子多比方。噫!華滋爛死兮汝得孤存,劫火滿山兮汝獨不焚。子猷云:何可一日無此君。吾欲移汝歸昆崙。
秋晚稻生孫,催科不到門。人閑牛亦樂,隨意過前村。
青編非剩語,糟粕有真腴。鞭策須常力,歲時可忽諸。心窮千古上,燈繼五更初。華國文章在,蕓窗肯負儒。
芳郊草色欲浮空,處處垂楊隱梵宮。信馬獨行隨所適,帝城春在雨花中。
愛友尋山住,山深人未歸。不知秋色暮,空見雁南飛。樹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夜來松火怯,獨自理寒衣。
草堂聊藉竹為門,花塢從將槿作垣。長日鳥啼紅藥盡,夕陽人坐綠陰繁。愁多非為逢時歉,住久應(yīng)知隔世喧。賴有青山如舊故,年年相對兩忘言。
竺師震旦秀,天骨何昂藏。一雨萬流合,斜陽千嶺蒼。坐來楊枝水,忽發(fā)梅檀香。擬問西方路,人天并杳茫。
修竹梁園興有余,墨華長染馬卿裾。怪來遍被千金賜,習(xí)得家王鳳尾書。
嶺上朅來觀白云,翔鸞奮鶴浮天英。斜開錦繡春樹滿,溶溶半露遙山青。忽然變現(xiàn)成蒼狗,萬里長風霍無有。海龍塞氣不敢吹,日照虛空無老時。
早辭筐篋厭塵緣,筑室幽棲樂暮年。教子未酬三釜養(yǎng),違榮遽作五羊仙。月明華表回遼鶴,云冷香山怨杜鵑。一束生芻何日致,長歌楚些淚潸然。
落花如海亂西東,綠水青山舊日同。無奈春光輕易晚,不知行路幾時通。竹深野鳥頻呼雨,浪滾江豚正轉(zhuǎn)風。苦欲留君休解纜,剪燈聯(lián)榻話飄蓬。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