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一百首 其六十七 安期生
子羽徒扛鼎,其如欠轉圜。
不能決王霸,聊去作神仙。
子羽徒扛鼎,其如欠轉圜。
不能決王霸,聊去作神仙。
子羽空有扛鼎之力,可惜不懂得靈活變通。既然不能在王霸之策上做出決斷,那就姑且離去去做神仙吧。
子羽:這里應指力氣大的人。
扛鼎:舉起鼎,形容力氣大。
轉圜:指靈活變通。
王霸:王業與霸業,指治理國家的兩種策略。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看到或想到一些有勇無謀、無法在政治等方面有所建樹之人后有感而發。
此詩主旨在于批評空有武力卻不懂變通、無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之人,特點是語言質樸、觀點鮮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對人物能力與選擇的思考。
娥江西路石帆東,身寄鷗波浩蕩中。疊疊沙痕留浦岸,疏疏日影透漁篷。詩人無復同盟在,酒債何時一洗空。已迫耄年宜易感,人生五十即稱翁。晤語無人與遣愁,出門聊復弄輕舟。山穿煙雨參差出,水赴陂塘散漫流。隔葉雄雌鳴谷鳥,傍林子母過吳牛。數家清絕如圖畫,炊黍何妨得小留。
春日山居好,春園賞海棠。風流思妙麗,老大尚清狂。暫拭傷時淚,還逢絕世妝。傾銀并注瓦,彼此一時芳。
向日冷官愛冷花,秋近城西常駐車。住僧養菊待客選,載歸重九猶含葩。菜畦豆架紛無數,老我重來選花處。禪房客斷僧亦稀,塔上數鈴自相語。送行舊是長短亭,今歌驪駒不出城。買花況貴日本種,三貝子園最有名。光林宏業迭生滅,隋唐金元去如瞥。于花何有寺一塵,佛告塔鈴不可說。
路隨松徑轉,人作暮春憐。水碧全依草,山青欲近天。長林疏雨后,古道斷云邊。策杖前溪往,歸禽噪夕煙。
雨過苔紋繡綠痕,水清沙白鳥聲渾。云封石洞僧歸舍,月落柴門犬吠村。兩鬢風霜驚白發,一襟愁緒怯黃昏。香銷燭盡方成寐,又恐家山役夢魂。
珠為雙佩玉為簫,御女長眉稱細腰。詔賜公卿縱游賞,春來頻放紫宸朝。
芳辰早失意兼衰,不擬君來重舉杯。云暗月墻花氣重,蠟殘風幕鳥聲催。醉鄉人有江東役,乘興船從闕下回。明日沙頭相送罷,荼蘼小院獨徘徊。
自是賓賢偶,由來治理宜。都將良相業,斂作上工醫。內鑒懸金匱,心田產玉芝。靜山門下客,十病九懷思。
蒼狗白衣紛過云,到頭故我始為真。山林高看平沈世,風雨難摧獨樂春。時出苦言醫俗耳,多培好事壽閒身。仰天咄咄今何日,百里相過有若人。
禁苑春回雪乍消,絳茶花發上陽嬌。曉妝凈洗鉛華水,猶自乘云擁翠翹。
空堂蠟炬輝,獨坐睡何遲。兩歲平分夜,三更欲盡時。聲殘爆竹火,香入頌花詩。好辦明朝起,山呼祝圣慈。
渲染新圖,猶略有、孟家風味。弈局人、荒琴不御,蟬簽重理。靜對盆蘭花氣襲,倦依籬豆茶香遞。正風吹、落葉似翻書,可人意。朝讀向,秋陰底。暮讀向,秋聲里。分剛日柔日,讀經讀史。疑義偶通開口笑,訛文隨訂從頭記。指天邊、雁字一行行,誰編次。
荊南山麓,看煙樹蒼茫,層樓疊屋。中有高人,呼之不出,共說其人如玉。陽羨茶真可愛,九里水原非濁。暫棲住,任逍遙容與,為盤為谷。不俗,算自昔宦隱名流,爭向溪邊宿。杜榭猶存,任臺在望,山為蘇公稱蜀。君復結廬到此,恰爾追芳齊躅。是圖也,置五云罨畫,平添一幅。
南國周遭入望平,荒臺猶有越王名。赤精已耀終歸命,黃屋初乘是抗衡。日擁瀴溟天岳動,潮迎舶趠海云生。樓船一度窺秦服,憶道滄桑幾變更。
危時群患貧,僦宅乃競貴。到京三月近,始得數間庇。地偏便閒放,屋老稱朽邁。故家道咸遺,馀韻但槐檜。承平一俯仰,顧我況亦寄。軒窗取透涼,未為墐戶計。忍凍能及春,庭花可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