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峰
崢嶸海上羅千峰,偉茲卓筆尤巃嵷。
直聳天門作華表,高騰瓊島翔飛虹。
雨馀爛漫花千疊,日映婆娑樹萬叢。
麗藻已覘饒五色,溫綸仍擬拜三公。
崢嶸海上羅千峰,偉茲卓筆尤巃嵷。
直聳天門作華表,高騰瓊島翔飛虹。
雨馀爛漫花千疊,日映婆娑樹萬叢。
麗藻已覘饒五色,溫綸仍擬拜三公。
海上羅列著無數崢嶸的山峰,這座像卓筆一樣的山峰尤其高大。它直直地聳立在天門旁像華表一般,高高地在瓊島上空如飛虹般騰躍。雨后繁花爛漫層層疊疊,陽光下樹木搖曳有萬叢之多。已看出這里文采斐然如五彩之筆,還期望能得到皇帝詔書拜為三公。
崢嶸:形容山的高峻突兀。
巃嵷:形容山勢高峻。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爛漫:顏色鮮明而美麗。
婆娑:形容盤旋舞動的樣子。
麗藻:華麗的辭藻,這里指文采。
覘:察看。
溫綸:指皇帝的詔書。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可以推測詩人在游覽文筆峰時,被其雄偉壯麗的景色所震撼。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詩人心懷壯志,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才華得到朝廷的賞識,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以文筆峰為描寫對象,描繪其壯美景色,展現出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語言技巧。詩中景與情交融,既贊美自然,又表達了詩人的政治抱負,在文學上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美人結屋春江曲,朝見濯纓莫濯足。寒煙斷靄春模糊,曉樹晴莎浮遠綠。昔年曾汎春江查,美人自惜顏如花。今日重來春江上,花枝帶雨春風斜。浮生荏苒如朝莫,慎爾棲遲便長去。好從春水學操舟,明時攜女濟川路。
空翠無聲濕紙窗,一天如水坐銀缸。每看松桂因懷土,思擷芙蓉懶涉江。禪寂爾時思過半,云泉此日可無雙。十年久笑文章誤,吟緒支離正未降。
曾笑貧兒誇暴富,又憐老姥作貧婆。提筐植杖沿街乞,饜足墦間不較多。
聞道元宵始肯來,見梅說與且停杯。行將有客同清賞,雅致高標一似梅。花開本是待春來,天遣春先薦我杯。君莫疑花開太早,相思一夜發寒梅。
蒙茸萬里解征驂,敘隔陳愁丙夜談。細數親朋將減半,笑憐兒女幸存三。梅花臘盡香先發,楊柳春來葉漸毿。游子乍歸尋樂事,不須憔悴似江潭。
千里歸來兩鬢絲,清風永日對枯棋。紅塵萬事不到眼,此樂勿容兒輩知。
垂虹五百步,太湖三萬頃。除卻岳陽樓,天下無此景。范蠡挾西施,功名付煙艇。
石室松桂秋,涼風滌殘暑。柴門敞空谷,曠夕懷仙侶。吹笙久不至,鶴馭今何許。朗月流清輝,山中幾延佇。
蔥關雪凈月蕭蕭,大將功成玉帳高。天馬不愁西極遠,上林新種紫蒲萄。
雙箸人爭下,香貍果有香。無多須小獵,不少是炎方。食果三秋美,眠花一尺長。山珍都讓汝,入饌有輝光。
天賜纖心怯俗情。秾華含露自幽生。一花白潔也傾城。寧肯王孫幾上謝,偏朝雅士舍邊馨。有吟詩句叫花聽。
金行秋令,白帝朱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執文之德,對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萬年。
大婦冠鳳翹,中婦試春綃。小婦方安臥,羅帳掩春嬌。曙寒衾枕冷,良人事早朝。
羅袖輕盈怯風寒,飛夢到長干。蜂慵蝶倦,紅稀綠暗,春色將殘。三月家書猶未見,錦瑟幾拋閑。相思無奈,千重煙樹,萬疊云山。
久客風塵徒自苦,馀寒灰律仗誰吹。耕仍谷口應歸去,花在河陽有別離。敢擬詩留南國頌,莫須文勒北山移。他時兩地長懷處,云樹蒼蒼大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