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吉甫探梅二首 其一
花如霧中見,百念已灰槁。愛梅習氣深,興發霜冬杪。
行行步江郊,恰似兒童小。榮枯能幾時,日月疾過鳥。
獨立望南枝,村空人悄悄。何似東皇駕,今歲來不早。
忍令瑤臺姿,冷落群芳后。欲寄同心人,不折門前柳。
花如霧中見,百念已灰槁。愛梅習氣深,興發霜冬杪。
行行步江郊,恰似兒童小。榮枯能幾時,日月疾過鳥。
獨立望南枝,村空人悄悄。何似東皇駕,今歲來不早。
忍令瑤臺姿,冷落群芳后。欲寄同心人,不折門前柳。
花朵像在霧中隱約可見,我各種念頭已心如死灰。喜愛梅花的習性很深,興致在霜冬末尾被激發。一步步走到江邊郊外,就像小孩子一樣歡快。草木的榮枯能有多長時間,日月像飛鳥一樣快速掠過。我獨自佇立凝望南枝的梅花,村莊空蕩,人們都靜悄悄的。為何東皇的車駕,今年來得這么晚。怎忍心讓如瑤臺仙子般的梅花,在群芳之后獨自冷落。想把心意寄給志同道合之人,卻不折門前的柳。
灰槁:心如死灰,比喻意志消沉。
霜冬杪:霜冬的末尾,即冬末。
東皇:司春之神。
瑤臺姿:指梅花如瑤臺仙子般的姿態。
同心人:志同道合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霜冬杪”可知是冬末時節。詩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挫折,心情低落,“百念已灰槁”,但愛梅的習性讓他在冬末外出尋梅,借景抒情。
這首詩主旨是借賞梅抒發時光感慨和對友人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將愛梅之情、時光之嘆和懷人之意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情感和獨特審美。
寥寥蘭臺曉夢驚,
綠林殘月思孤鶯。
猶疑蜀魄千年恨,
化作冤禽萬囀聲。
飛花寂寂燕雙雙,
南客衡門對楚江。
惆悵管弦何處發,
春風吹到讀書窗。
柳暗花明池上山,
高樓歌酒換離顏。
他時欲寄相思字,
何處黃云是隴間。
萬里楓江偶問程,
青苔壁上故人名。
悠悠身世限南北,
一別十年空復情。
灞浐別離腸已斷,
江山迢遞信仍稀。
送君偏下臨岐淚,
家在南州身未歸。
春色遍芳菲,閑簷雙燕歸。
還同舊侶至,來繞故巢飛。
敢望煙霄達,多慚羽翮微。
銜泥傍金砌,拾蕊到荊扉。
云海經時別,雕梁長日依。
主人能一顧,轉盻自光輝。
廣庭飛雪對愁人,
寒谷由來不悟春。
卻笑山陰乘興夜,
何如今日戴家鄰。
梨花落盡柳花時,
庭樹流鶯日過遲。
幾度相思不相見,
春風何處有佳期。
治教通夷俗,均輸問大田。
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霧含秋氣,陰巖蔽曙天。
路難空計日,身老不由年。
將命寧知遠,歸心詎可傳。
星郎復何事,出守五溪邊。
山川不記何年別,
城郭應非昔所經。
欲駐征車終日望,
天河云雨晦冥冥。
艷歌能起關山恨,
紅燭偏凝寒塞情。
況是池塘風雨夜,
不堪絲管盡離聲。
幽深不讓子真居,度日閑眠世事疏。
春水滿池新雨霽,
回首知音青瑣闥,何時一為薦相如。
黃花丹葉滿江城,
暫愛江頭風景清。
閑步欲舒山野性,
貔貅不許獨行人。
暮濤凝雪長淮水,
細雨飛梅五月天。
行子不須愁夜泊,
綠楊多處有人煙。
遙夜思悠悠,聞鐘遠夢休。
亂林螢燭暗,零露竹風秋。
啟戶云歸棟,褰簾月上鉤。
昭明逢圣代,羈旅別滄洲。
騎省潘郎思,衡闈宋玉愁。
神仙慚李郭,詞賦謝曹劉。
松柏應無變,瓊瑤不可酬。
誰堪此時景,寂寞下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