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文潛晚春 其四
人事無如何,多于道傍草。
但問酒有無,莫管老不老。
人事無如何,多于道傍草。
但問酒有無,莫管老不老。
人事無可奈何,就像那路旁的野草一樣。只需要問有沒有酒,不要去管自己老還是不老。
無如何:無可奈何。
道傍草:路邊的野草,比喻人事的無常和渺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情感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一些人事波折后,對人生有了更深刻感悟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環境復雜,人事多變,詩人以這種豁達之態來排解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人事無常的達觀態度,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超脫。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思考和曠達的處世哲學。
無利無名一老翁,筆床茶灶任西東。陸魯望,米南宮,除卻先生便是儂。
厭就騷人會,欣投釋子家。林風鳴貝葉,徑露濕金沙。宴坐依雙樹,清齋服九華。晚來歸客倦,欲借白牛車。
屹屹秦關碎碎冰,披襟健步擁風聲。我來不作非非想,肅視危峰躍古城。
秋風瑟瑟吹寒草,萬事推移那可保。山中野父本無愁,白日相看霽懷抱。
晴波風急月微微,半隱平沙半欲飛。不是畏寒安海國,得成毛羽趁春歸。
鴻雁飛時塞草秋,風沙颯颯使人愁。因君為報江南信,蘇武天山雪滿頭。
春風并力著寒梅,淺白輕黃一道開。竹屋西頭如有路,扶藜不問主人來。
淡墨高垂兩客名,夜歸到曉睡難成。卻緣二喜添三喜,聽得黃鸝第一聲。兩日陰晴較不常,嫩寒輕暖雜花香。今晨天色休休問,臥看紅光點屋梁。
青松落陰石苔上,雨馀百草芊綿長。老叟牧牛牛性馴,牛背讀書興蕭爽。書中之味深且長,高睨盤古窺皇唐。日暮驅牛下山去,風清月白天茫茫。
敗荷索葉不勝秋,派派霜潮壓暮疇。賴有疏籬違命菊,一枝開破萬山愁。團枝四綴倩誰評,骨自松杉貌自明。開到秋風真大幸,不然蜂蝶太煩人。誰家脂粉棄幽塘,獨顧風姿獨斷腸。記住先生本秋客,無心看汝學春妝。浮萍去盡冷蒲蘿,破帽同誰泛瘦波?亂葉叢中坐扳指,算他秋意幾何多。
共約京都看早春,棗騮緩踏軟紅塵。要君彈壓湖山景,莫惜新篇舉似人。
高城落木奏寒砧,醉后殷勤離思深。不去非關上林樹,將歸實有廣陵琴。霜秋塞外兵戈色,歲暮天涯兒女心。便欲聯飛時振羽,因耽薄祿未投簪。
潺湲復皎潔,輕鮮自可悅。橫使有情禽,照影遂孤絕。塵容不忍飾,臨池思客歸。誰能別淥水,全取浣羅衣。
塞月秋圓白雁飛,五侯池館醉光輝。清歌夜夜纏頭錦,誰念征人鐵作衣。
自笑鄙夫多野興,謾勞車馬駐江干。雙雙瓦雀行書案,片片輕鷗下急湍。杏酪漸香鄰舍粥,花枝欲動春風寒。且看欲盡花經眼,明月明年何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