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用南伯韻 其三
由來世間事,黑白忌太明。
稍欲辨淄澠,開口咈眾情。
青山有歸路,杖屨借遐征。
寄語社中友,休苦釣時名。
由來世間事,黑白忌太明。
稍欲辨淄澠,開口咈眾情。
青山有歸路,杖屨借遐征。
寄語社中友,休苦釣時名。
自古以來世間的事情,是非黑白忌諱太過分明。稍微想要分辨好壞,一開口就會違背眾人的心意。青山有回歸的道路,我可拄著拐杖去遠行。我想告訴社中的朋友,不要苦苦追求一時的名聲。
淄澠:淄水和澠水的并稱,相傳二水味異,合則難辨,后多用“辨淄澠”比喻辨別是非好壞。
咈:違背。
杖屨:拄杖漫步。
遐征:遠行。
社中友:指詩社中的朋友。
時名:一時的名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能看出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名利紛爭,詩人對此感到厭倦,從而創作此詩勸誡友人。
主旨是勸人看淡世間是非和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特點是說理清晰,情感真摯。在文學上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處世態度。
老洿朝紱退方榮,真室官猶寓帝城。敢詫丘園蒙賁飾,深慚韁鎖濫名聲。安居幸已歸閒燕,飽食將何答圣明。珍重雕章勤獎借,久要情好見平生。
蘭燭時將鳳髓添,寒星遙映夜光簾。龍樓露著鴛鴦瓦,誰近螭頭擲玉簽。
學海今初涉,工夫未有涯。即看童子耳,敢以大人期。澹薄吾無遺,承傳汝自為。祖孫原一氣,愛汝故孜孜。
苾芻元是黑衣郎,當代深仁始賜黃。今日黃花翻潑墨,本來面目見馨香。
繽紛詞客盡西京,赤幟誰持大將營。司馬賦才元絕代,文房詩律舊長城。霞光若木飛三島,雪色扶桑射四明。漫向石函占紫氣,雙龍齊傍薊臺鳴。
無事隱居山水隈,漁樵耕讀任徘徊。不知彈雨槍林下,怕看江邊劫后灰。
閑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無味,不比鄭聲淫。松院靜,竹林深。夜沈沈。清風拂軫,明月當軒,誰會幽心。
樓閣參差煙水村,涼風槲葉下紛紛。何人理釣秋江上,驚起新來白雁群。
春風三閣上,珠翠日紛紛。樂飲陶江月,清歌遏海云。醉中失陳國,夢里入隋軍。玉樹庭花曲,凄涼不可聞。
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
郁郁青霓不可呼,天狼一箭折雕弧。玉堂自古生清夢,銅狄驚心長綠蕪。虎豹九關天路遠,荊高一去酒人孤。新蟬欲警西風露,回首延秋叫夜烏。
先生拂衣歸柴桑,視時富貴猶秕糠。義心恥食易代粟,督郵于我何低昂。
狂與豪傾酒,饑腸共索詩。為梅成熱惱,除是把□醫。
玉甃蓮池春水平,小魚雙并錦鱗行。內中知是黃河樣,九曲今年徹底清。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