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游浮邱小集喜葉化甫至自羅浮談四百峰之勝
春風駘蕩錦云稠,
相拉尋芳作勝游。
予戀鹿裘回栗里,
君飛鳧舄自羅浮。
朋簪集處塤篪合,
杯酒吟邊紫翠浮。
四百峰巒春好在,
德星今聚粵江頭。
春風駘蕩錦云稠,
相拉尋芳作勝游。
予戀鹿裘回栗里,
君飛鳧舄自羅浮。
朋簪集處塤篪合,
杯酒吟邊紫翠浮。
四百峰巒春好在,
德星今聚粵江頭。
春風和暢,彩云稠密,我們相邀尋春,進行這快意的游覽。我眷戀著隱士的生活,從類似栗里的居所歸來;你如仙人乘仙鞋般,輕快地從羅浮山趕來。朋友們相聚之處,樂聲和諧如塤篪齊奏;飲酒吟詩間,周圍的紫翠山色仿佛在浮動。羅浮山四百座峰巒的春色依舊美好,如今賢士們正相聚在粵江江畔。
駘蕩:形容春風和暢。
錦云稠:彩色的云密集。
鹿裘:粗陋的皮衣,代指隱士的裝束。
栗里:東晉陶淵明故居,此處借指隱士居所。
鳧舄(fú xì):傳說中王喬的仙鞋,此處形容友人輕快的行程。
塤篪(xūn chí):兩種樂器,常喻兄弟或朋友和睦。
德星:古指象征賢士聚集的星,此處代指聚會的賢士。
詩作于季春(暮春)時節(jié),詩人與友人葉化甫于浮邱山小聚。葉化甫剛從羅浮山歸來,談及山中四百峰的勝景,眾人雅集賞春,詩人有感而作此詩。
全詩以“喜”為核心,通過描繪季春雅集的情景,既寫友人遠來的欣喜,又贊羅浮春景之美,語言明快,用典貼切,展現了文人雅集的閑適與情誼。
不知鷗與鶴,天畔弄晴暉。背日分明見,臨川相映微。 凈中云一點,回處雪孤飛。正好南枝住,翩翩何所歸。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 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五剡乃脫選,通籍入金閨。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獵英奇。近世流風薄矣,強者立躋霄漢,弱者困塵泥。流水伯牙操,底處有鐘期。 公為政,民不擾,吏無欺。春風桃李滿縣,當路幾人知。五馬宏開公道,一鶚首旌治最,遲乃速之基。不枉受人薦,更看薦人時。
劍倚青天笛倚樓。云影悠悠。鶴影悠悠。好同攜手上瀛洲。身在閻浮。業(yè)在閻浮。 一段紅云綠樹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富又何求。貴又何求。
朝云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時旋。
思量世事,幾千般翻覆,是非多少。隨分隨緣天地里,心與江山不老。道在天先,神游物外,自有長生寶。洞門無鎖,悄無一個人到。 一條柱杖橫肩,芒鞋緊峭,正風清月好。驚賞百年渾似夢,空被利名縈繞。野鶴縱橫,孤云自在,對落花芳草。來朝拂袖,誰來南岳尋我。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香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巍巍主人德。佳會被四方。 開館延羣士。置酒于斯堂。 辨論釋郁結。援筆興文章。 穆穆眾君子。好合同歡康。 促坐褰重帷。傳滿騰羽觴。
洛水禁罾罟。 魚鱉不為殖。 空令自相啖。 吏民不得食。
大魏承衰弊。 復欲密其羅。 蚍蜉猶見得。 何云鰍與蝦。 狴犴既已備。 歘復置黃沙。
小兒撫塵。
茍欲娛耳目。 快心樂腹腸。 我躬不悅歡。 安能慮死亡。
野田何紛紛。 城郭何落落。 埋葬嫁娶家。 皆是商旅客。 喪側食不飽。 酒肉紛狼籍。
平生居□郭。 寧丁憂貧賤。 出門見富貴。 □□□□□。 灶下炊牛矢。 甑中裝豆飯。
似霧中花,似風前雪,似雨余云。本自無情,點萍成綠,卻又多情。 西湖南陌東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幸東風,薄情游子,薄命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