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十八
已聞嘉魚詩作佛,
還見仁和今為僧。
公今墮地吼獅子,
我亦延客吊青蠅。
使君有蜀孤有魏,
離婁無耳曠無睛。
夜半失枕明失火,
眠食兩廢莫相矜。
已聞嘉魚詩作佛,
還見仁和今為僧。
公今墮地吼獅子,
我亦延客吊青蠅。
使君有蜀孤有魏,
離婁無耳曠無睛。
夜半失枕明失火,
眠食兩廢莫相矜。
已聽說嘉魚的詩作已臻佛境,又看見仁和如今出家為僧。您如今如獅子落地般聲震四方,我也延請賓客憑吊那青蠅。使君心中有蜀地,我心中有魏土,離婁失了聽力,師曠瞎了眼睛。夜半失了枕頭,天亮又遇火災,睡眠飲食皆廢,不必互相夸耀。
次韻:指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來和詩。
嘉魚:此處或指地名,亦可能代指某詩人;作佛:指詩作達到佛理境界。
仁和:或為地名,與“嘉魚”相對;為僧:出家為僧侶。
墮地吼獅子:比喻出生或出現時如獅子吼般震撼,喻才學出眾。
吊青蠅:典出《莊子》,青蠅喻微小或擾事之物,此處或指感慨世事無常。
使君有蜀孤有魏:借三國蜀魏對立,喻雙方立場或境遇不同。
離婁無耳曠無睛:離婁為傳說中視力極佳者,師曠為聽力極佳者,此處反說其失聰失明,喻境遇困厄。
失枕:失眠;明失火:天亮時遭遇火災。
眠食兩廢:睡眠與飲食皆受影響;相矜:互相夸耀。
此詩為作者讀友人甘蔗生《遣興詩》后次韻和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或為作者與友人交流心境時所作,反映二人對人生際遇的共同感慨。
全詩通過典故與日常場景的結合,既呼應原詩‘遣興’主題,又以‘佛’‘僧’‘蜀魏’‘離婁’等意象,隱晦表達對人生困厄、境遇差異的體悟,語言凝練,情感深沉,展現了和詩的酬唱特色與個人情志。
一輪月照梅花卷,萬點春回鐵樹枝。欹枕夢魂清徹骨,開窗風味暗投機。孤山放鶴雪消候,商鼎調羹子熟時。無限可人天意思,窮冬冷處挺豐姿。
匾匾團團銅作胎,能貧能富亦神哉。有堪使鬼原非謬,無任呼兄亦不來。總爾苞苴莫漫臭,終然撲滿要遭搥。寒儒也辦生涯地,四壁春苔綠萬枚。
昔有書生薦壽杯。清詞妙絕賀方回。黃花也欲為君壽,先向重陽六日開。躋楚俗,上春臺。政成歸去位三臺。明年壽酒君王勸,知有傳宣敕使來。
懶困東窗晝覺長,起來簾幕暗浮香。青皇有意催詩句,故遣飛花落筆床。
谷口人何在,緘題手澤存。青年棄軒冕,白社共琴樽。身退名還重,家貧道自尊。修文竟成幻,無處可招魂。
秋色天風萬里來,芙蓉千仞郁崔嵬。君王儻問金莖事,愿獻仙人露一杯。
東風桃李年年在,化國光陰日日長。試數開元到今夕,幾經繁盛幾凄涼。
古寺荒煙重,溪流脈脈斜。紅花沖暮雨,白露點晴沙。慧窟猶唐月,禪心似漢花。誰期千載下,依舊屬吾家。
白玉闌邊,碧桃花下,那年初解相思。欲贈瓊瑤,驚風輕皺春池。飛鴻夜夜西窗過,隔窗紗,夢影低迷。夢醒時,檐角勾留,一撮柔絲。人間不是忘情地,正斜陽脈脈,垂柳依依。半掩梨門,東風幾度徘徊。倩誰問取情何物,總為伊、瘦損雙眉。怎消他、花滿樓頭,月滿橋西。
化人樓閤倚晴霄,大地山河極望遙。秋入淮黃波浩蕩,云開嵩少影岧峣。九天沆瀣寒堪吸,八牖星辰近可招。十二曲闌渾倚遍,一襟涼思正飄飄。
群公上訴鹓鷺翔。真宰應泣歸維皇。臣等奉命集講堂。欲振墜緒源流長。南來道脈綏遐荒。關雎麟趾由閨房。坐致萬物咸光昌。澡身江漢晞秋陽。上還二帝兼三王。如何逆閹在帝旁。群小鼓弄爭趨蹌。毀我墻屋隳王章。擅作威福紛貂珰。刑余竊柄居中央。紅輪不復騰扶桑。天聞此語開電光。乃命殛閹庀桷杧。天下大定時雨陽。復此春秋籩豆將。我輩釋萊斯馨香。行路之人知五常。代有興廢理不亡。況我同志與同方。理欲之界剖微茫。曾子已誚堂堂張。芰荷為衣芙蓉裳。時哉雌雉猶山梁。
吳鉤鑄鬼工,鋒鍔耀昆鐵。游俠購千金,羌人猶未滅。
與汝同來汝獨歸,丁寧語別寸心違。丹陽車子龍江舸,明日東西各自飛。
山果經霜欲熟時,苞如刺猬碧參差。早知戰慄承天意,不遣龍沙涕淚垂。
日出城門啼早鴉,杖藜投足野僧家。非關西寺鐘前飯,要看南枝雪里花。玉局偶然留妙語,焦坑從此貴新茶。劉郎寄我兼長句,落筆更如錐畫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