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集田卿宅
朗詠高齋下,如將古調彈。
翻鴻向桂水,來雪渡桑干。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殘。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朗詠高齋下,如將古調彈。
翻鴻向桂水,來雪渡桑干。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殘。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在高齋下高聲吟詩,就像彈奏古樸的曲調。鴻雁翻飛飛向桂水,雪花飄來越過桑干河。玉漏的水滴聲一直到天亮,蕭蕭的竹聲漸漸消散。往年也曾在此留宿,那時也正值五陵的寒冬。
朗詠:高聲吟詠。
古調:指古樸的曲調,這里喻指高雅的詩作。
翻鴻:翻飛的鴻雁。桂水:即漓江,這里泛指南方的河流。
桑干:桑干河,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玉漏:古代計時的漏壺美稱。曙:天亮。
翛翛(xiāo xiāo):形容竹聲。竹籟:風吹竹子發出的聲音。
曩年:往年。
五陵:西漢五個皇帝陵墓所在地,這里泛指北方寒冷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某個寒夜與友人田卿相聚,在高齋吟詩交流,回憶起往年在此留宿的情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文人之間有吟詩聚會的雅趣。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寒夜聚會吟詩,抒發懷舊之情。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詩歌創作風格。
大哉公冶長,
縲紲非所恥。
獨恨白發多,
無人妻伊子。
采花莫掣葉,掣葉傷蓮根。
食子莫棄心,味苦生意存。
束筍投來,展素冊、分行羅布。指星宿,三垣列舍,各依躔度。面貌難猜鬷蔑丑,姓名那識顏標誤。待揩摩、老眼認參軍,如遮霧。
白圭玷,青蠅污、兼金屑,黃沙淤。自披尋,斜斜整整,蟲魚夾注。愛者兼存題品字,棄之還載瑕疵句。比文昌、祿籍更分明,堪憑據。
春尋古寺幽,相與話前脩。
名豈寒山得,詩曾張繼留。
樓鐘虛夕照,橋影急河流。
尚怪石龍柱,拿云勢未休。
靚妝才罷粉痕新,
遞曉風回散玉塵。
若遣有情應悵望,
已兼殘雪又兼春。
日日是好日,
佛法世法盡周畢。
不須特地覓幽玄,
祇管缽盂兩度濕。
峽里千峰似堵墻,時時陰雨見羚羊。雙江吐納桃溪口,一水瀅洄蕉利鄉。潮到蒼梧咸味薄,春歸員屋石花香。鷓鴣知是多情者,日日催歸使斷腸。
棧道盤回出萬峰,千金鑿破幾芙蓉。心悲化石秦時女,淚灑啼猿漢代松。巖際海棠終歲見,林邊山翠有時逢。斜陽野戍休催泊,乘月思尋峽口鐘。
幽懷瀟灑惱紛爭,
盡日簾垂愛景清。
書畫堪依怡夙志,
米鹽無奈累浮生。
高人邀月金樽醉,
逸士臨風玉笛橫。
此福何年修得到,
永拋今昔不平情!
高閣煩襟生遠興,忽聞涼籟動羅幃。
隨風已去傳鳴柝,傍月還來助搗衣。
疑有波濤從地起,獨憐烏鵲正南飛。
長安此夜悲秋客,細數流年感是非。
壯歲聲場屋,高年僅小行。鄫江夷暴跡,湟水雪冤情。節志冰壺潔,襟期玉井清。竟登泉石趣,勇去謝榮名。
生質鐘來厚,風流近古人。奉官常翼翼,居里復恂恂。甥侄誨猶子,夫妻敬若賓。噫嘻公不死,嗣世有簪紳。
倚馬揮萬言,
跨驢哦一字。
遲速不須論,
紉云看奇思。
下閘沖津納衛漳,雙流咫尺會舟航。中原襟帶開巖郡,漕運樞鍵接帝疆。水市萬家煙戶密,浮圖九級古陂荒。悠悠此去江南路,羈客臨歧感夕陽。
秋潦殘堤水勢寬,城闉隱起暮煙寒。一行遠雁連霜樹,數點昏鴉立電竿。行旅方知關吏貴,災區還念賑需難。嗷嗷中澤嚴冬迫,誰向監門畫里看。
渡頭舟已發,
隨意坐芳洲。
白石聊為硯,
題詩蘸碧流。
老圃秋容次第開
晚山清節可誰陪
日高重影參差見
風細微香遠近來
盈把采馀陶令手
落英飧老屈原杯
枝枝朵朵重重瓣
真費天工細剪裁
玉洞一山齊北極,鐵橋有路到青天。
正開天眼東南闊,細裊崖煙錦繡妍。
舉盞倒迎滄海日,放歌醉拍洪崖肩。
與君永結無情契,分與羅浮一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