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蜀道
左擔鳥路春云鮮,朅來挺轡飛岑顛。棧閣關門不容幰,前旌已見臨清川。
清川流水如碧玉,疑是漢江鴨頭綠。哀絲別管逐風流,驊騮蹀躞空山曲。
青泥百折度孤城,猶有故時津吏迎。舍舟釋騎著芒屩,黃冠道士前吹笙。
兩崖洼寥不見底,杳然足下流松聲。導我方丈謁三祖,授簡為作升天行。
五年前走荒山道,正際瀘西初動兵。虎咆窮巖鬼嘯野,妻拿系累僮仆驚。
今來拂衣謝榮利,洞壑閒云舒我情。夢回風潮振靈海,似有鸞鶴空中鳴。
左擔鳥路春云鮮,朅來挺轡飛岑顛。棧閣關門不容幰,前旌已見臨清川。
清川流水如碧玉,疑是漢江鴨頭綠。哀絲別管逐風流,驊騮蹀躞空山曲。
青泥百折度孤城,猶有故時津吏迎。舍舟釋騎著芒屩,黃冠道士前吹笙。
兩崖洼寥不見底,杳然足下流松聲。導我方丈謁三祖,授簡為作升天行。
五年前走荒山道,正際瀘西初動兵。虎咆窮巖鬼嘯野,妻拿系累僮仆驚。
今來拂衣謝榮利,洞壑閒云舒我情。夢回風潮振靈海,似有鸞鶴空中鳴。
左擔道上鳥飛的路徑,春日的云層鮮潤明麗;忽然揚鞭策馬,飛馳到山峰之巔。棧道與關門狹窄得容不下車駕,前面的旌旗已可見臨近清澈的河川。清川的流水如碧玉般瑩潤,疑是漢江鴨頭綠的水色。哀傷的弦樂與別調的管樂追逐著風流,駿馬在空寂的山彎里小步慢走。青泥嶺百轉千回越過孤城,還有舊時的渡口官吏相迎。舍棄舟船馬匹換上草鞋,戴黃冠的道士上前吹奏笙樂。兩岸山谷空闊不見底,腳下深遠之處傳來松濤聲。引領我到方丈之地拜謁三祖,授我簡策作升天之行。五年前奔走在荒山野道,正趕上瀘西剛起兵戰亂。猛虎在窮崖咆嘯,鬼魂在荒野哀號,妻子兒女被束縛,僮仆驚恐不安。如今拂衣遠離榮華利祿,洞壑間的閑云舒展我的情懷。夢回風潮震動靈海,仿佛有鸞鶴在空際鳴唱。
左擔鳥路:蜀道險徑,左擔道狹窄如鳥飛之路。
朅(qiè)來:來到,此處指忽然。
棧閣:山間棧道。
驊騮(huá liú):泛指駿馬;蹀躞(dié xiè):小步慢走。
芒屩(juē):草鞋。
黃冠道士:道士,因頭戴黃冠得名。
方丈:此處指道教圣地或道觀。
三祖:道教祖師,具體所指因教派而異。
系累:被束縛、牽制。
拂衣謝榮利:指擺脫世俗名利。
詩中提及“五年前走荒山道,正際瀘西初動兵”,推測詩人曾經歷瀘西戰亂的動蕩,目睹“虎咆窮巖鬼嘯野”的混亂。如今遠離塵囂,通過夢游蜀道的虛構場景,表達對平靜生活的向往與超脫名利的心境,創作時間或在戰亂平息后,詩人心境趨于釋然之時。
《夢游蜀道》以“夢游”為線,串聯蜀道奇景、舊時戰亂與今時超脫,既展現蜀道的艱險與壯美,又通過今昔對比深化主題,是一首融合寫景、敘事、抒情的佳作,體現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對世俗的淡泊。
乍辭鸞輅出,回望鳳墀高。幸脫君王難,寧忘廝養勞。生輕慚比葉,命薄嘆同蒿。尚異烏孫貴,窮氈配二毛。
過淮山漸好,松檜亦蒼然。靄靄藏孤寺,泠泠出細泉。故人真吏隱,小檻帶巖偏。卻望臨淮市,東風語笑傳。
勝賞須傾竹葉青,此花元自圣之清。翻思杜老尤耽玩,野水橫吹當酒行。
蒼龍對闕夾天閽,秋駕凌晨出國門。十里貔貅騎腰裊,一雙日月繡旗幡。講蒐獵較黃羊圈,賜宴恩沾白獸尊。赫奕漢家人物盛,馬卿有賦在文園。
長憶眉庵鶴發翁,舊時阿閣贊皇風。如今流落那堪說,黼黻文章似夢中。
廿載流光快擲梭,虞卿宅畔重經過。白頭野老都成鬼,紅粉村娃總作婆。官賦孰如今日重,人家不似舊時多。夕陽野草花橋路,不覺徘徊發浩歌。
往事驚心白發翁,重來雪跡印飛鴻。勛名未了將軍老,空負鞬囊二石弓。
愛君退易似前賢,投劾歸來不待年。世故飽諳真昨夢,道心不系學虛船。莫悲白雪凋玄鬢,自有丹砂暖寸田。兩郡詩筒屢傳寄,主盟騷雅定誰先。
樹杪炊煙過小樓。層陰斷送一天休。萬千心影在簾鉤。凍雀不知人意惡,落梅輕觸指尖柔。春寒和雨更添愁。
奉常自古號清卿,君去南京分外清。案牘盡懸周典禮,官僚并列魯諸生。函香每月朝鐘阜,訪古常時到冶城。卻恨無由追驥尾,鳳凰臺上聽簫聲。
棋聲清美。盤薄青松底。門外行人遙指似。好個爛柯仙子。輸贏都付欣然。興闌依舊高眠。山鳥山花相語,翁心不在棋邊。
七寶闌干白玉除,新開涼殿幸金輿。一溝泛碧流春水,四面瓊鉤搭綺疏。
曉晴何處一黃鸝,飛上花枝款款啼。獨坐小窗歌伐木,偶然懷古憶祈奚。
世變崢嶸可奈何,魚龍雜襲故應多。風休云定須臾事,惟有高賢炯不磨。
回首濉陽幕,簿書高沒人。保時桐柏水,一洗庾公塵。此去漸佳境,獨游長慘神。待君詩百首,來寫浙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