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金州
綺里祠前后,山程踐白云。
溯流隨大旆,登岸見全軍。
曉角吹人夢,秋風卷雁群。
霧開方露日,漢水底沙分。
綺里祠前后,山程踐白云。
溯流隨大旆,登岸見全軍。
曉角吹人夢,秋風卷雁群。
霧開方露日,漢水底沙分。
在綺里祠的前后,沿著山路行走仿佛踏在白云之上。逆著水流跟隨主帥的大旗前行,登上岸后見到了全軍將士。清晨的號角聲把人從夢中喚醒,秋風卷著雁群飛過。霧氣散開才露出太陽,漢江的水底沙石清晰可辨。
綺里祠: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當地一處祠廟。
大旆(pèi):大旗,常指主帥的旗幟。
曉角:清晨的號角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是詩人前往金州拜訪友人李金州時,在行軍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但又充滿軍事氛圍的時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詩人前往金州途中的所見所感。其突出特點是場景描寫生動,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的行軍生活和自然風貌。
蔡京奸計假荊公,紹述雖同事豈同。不向嶺南消禍本,更從海上立奇功。
匝地人家憑檻見,遠山秋色捲簾看。
鬢絲端為別兄皤,魂夢真如道路何。滇海萬峰秋雁少,楚江千里月明多。
年來何處寄行蹤,聞在吳山第一峰。古洞煙霞生薜荔,寒窗風雨泣芙蓉。萬家燈影千村月,半夜歌聲滿寺鐘。幾度思君勞夢寐,錢唐江上水重重。
到此令人憶漫郎,筆端妙語發天藏。泉聲漱玉生秋思,不減湖中五月涼。
賜歸真慰北堂歡,色養無心戀達官。獻壽總宜萊子服,趨朝曾識惠文冠。山中逸興思攀桂,溪上秋芳詠采蘭。圣主恩深閶闔遠,幾回清夢憶鳴鑾。
挾策事明主,出入承明廬。一為淮南賓,籍籍播清譽。制詔擢御史,行臺在東吳。間歲升幕府,遄聞復超除。賓客出相送,餞飲西城陬。持節往何之,直指婺女墟。東甌杭于越,會稽薄海嵎。行部列郡中,山川郁盤紆。長吏走上謁,縣令為前驅。駟馬何奕奕,高蓋擁路衢。觀者咸嘆息,云是今大儒。誰言鐘鼎貴,曾不由詩書。區區刀筆吏,安□遏亨涂。
第五華筵正大宮,轆轤引酒吸長虹。金盤堆起胡羊肉,禦指三千響碧空。
大道青樓御苑東,珠簾約住牡丹風。一枝帶雨墻頭出,不與花爭世態紅。
海上干戈百戰中,孤舟夜夜泣英雄。八千里外邊塵合,三百年來宋歷終。厓嶺被俘真倉卒,燕山就義太從容。西風吹雨過柴市,獨向祠前撫翠松。
平湖水碧動晴天,獨樹花明簇暖煙。小白肥鮮堪饌玉,嫩黃新韭不論錢。田園蕪沒從兒懶,杯酒淋漓任客顛。四海奔馳壓塵俗,百年蕭散愛林泉。
算餐英近成通例,人人都哆饞口。尊前笑把西風吃,花種先分三畝。香在手。似仙灶、燒丹味入流霞候。誰將趣湊。有擘蟹鲖陽,烹魚宋嫂,分我一杯又。淵明節,從此東籬自守。枯腸秋色填夠。霜華腴點瓊漿膩,盡讓老饕消受。將進酒。問嚼雪、寒香可比梅花否。題糕節后。笑老可洋州,渭川千畝,辛苦一心咒。
古樹敞巖扉,相攜傍翠微。興高松鶴下,坐久洞云飛。天地浮生老,山林勝會稀。不知蟬冕客,白發幾人歸。
人間未省有金國,地底唯知幸鐵樓。忽見城頭鷓鴣舞,賣花聲斷不勝愁。
蟾宮空手下,澤國更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