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西堂見和因再用韻 其六
行盡天涯西復東
大家閑作臥云翁
紛紛燕雀休相羨
得喪悲歡盡是空
行盡天涯西復東
大家閑作臥云翁
紛紛燕雀休相羨
得喪悲歡盡是空
走遍了天涯海角,從西到東,大家都閑適地做個隱于云間的老翁。那些紛紛擾擾的燕雀不必羨慕我,得失與悲歡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臥云翁:指隱居山林、閑適自在的老者,此處喻指超脫世俗的生活狀態。
燕雀:比喻世俗中追名逐利、為小事紛擾之人。
得喪:指得失,即獲得與失去。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晚年或經歷人生漂泊后,面對世俗紛擾,轉向對隱逸生活的追求。詩中‘行盡天涯’或暗合其游歷經歷,‘臥云翁’則反映其超然心境,整體體現宋代文人常見的超脫世俗、淡泊自適的思想傾向。
全詩以平淡語言道出世情真諦,前兩句寫遍游后的閑適,后兩句點破得失虛幻,主旨在于倡導超脫世俗、安于閑逸的生活態度,體現了對人生本質的深刻洞察。
芳荊堂下兩枝長,一本朝來產此旁。
敢謂他年當似驥,且期今日得如岡。
顧余已免重占虺,聞子還思待弄璋。
多謝見貽真錦繡,歸時應得衒吾鄉。
寶剎觸南箕,林幽石磴危。
云霞隨履舄,魍魎避旌旗。
遐寓乘新興,深尋據古詩。
漥尊勿置酒,沆瀣已盈巵。
吏隠非山林,州府為道院。
莫夸非食肉,虎頭頷如燕。
公田亦種秫,瞥去飛鳥倦。
何用蕭德施,先生自為傳。
祖學當年向此勤,子孫今日繼清芬。
賢能自過高陽里,尊寵無慚萬石君。
花滿一川紅蕊亂,渠環千頃翠波分。
高門駟馬流余慶,當見吾家世有聞。
禮為王人重,關亭道路除。
荒城初部落,名鎮古巫閭。
習俗便乘馬,生男薄負鋤。
傳聞斷腕地,歲歲作樓居。
揚清歌,發皓齒,北方佳人東鄰子。
且吟白纻停綠水,長袖拂面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風吹天飄塞鴻。
玉顏滿堂樂未終,館娃日落歌吹濃。
弦歌興罷拂衣還,棄米何嘗有俸錢。
恩自大鈞能逐物,只應訪藥是優賢。
秘篋大開千古到,雪圖小掛滿堂寒。
墨濃員嶠峰孤起,枕冷燕山玉一團。
圓扇古人蟬雀意,清風四海弟兄歡。
閉關不謝勤來客,畏暑非緣懶作官。
鳧脛欲長寧可益,蜩枝求足已能胖。
有時驚覺神瀵夢,北里新聲舞翠鸞。
東風入九門,細草有余綠。
長楊散金縷,繚亂青樓曲。
緗桃美于錦,素馨純如玉。
名園搜未盡,春華已盈目。
蘭蕙有天香,乃在山之麓。
不與東風發,誰知顧中谷。
我征既寬,我役不煩。
息我干矛,審爾刑冤。
井飲田食,日舒以閑。
鴻化何為,淳風載還。
君家祝融水一方,平生書闈食可忘。云河潄潤搴瑤芳,天帝璧府讎書郎。
馳騁千載凌子長,神清骨秀顏色蒼。書淫傳癖笑輿狂,十年此會同都堂。
上樓吟春碾旗槍,詩筒吳歈賡楚羌。一律校文公否臧,日飽大官沆瀣糧。
朱鸞入網空南岡,賢書奏牘紛滿床。朝出粉闈暮帝旁,骎骎天路群龍驤。
病鴟帖帖乃污隍,白云隴望因俶裝。放歌長林聲激揚,佩蘭思馨雖朋亡。
云出鳥還聊自償,羽扇麈尾隨經囊。龍眠乃是無何鄉,朝游不辭麋鹿行。
歸臥展圖觀骕骦,憲貧頌古時歌商。徜徉興罷住云房,焚柏翻經究法王。
冉冉暗度歲月光,山頭草青還葉黃。洞明已死閑骨香,凡志未就嗟涼涼。
親顛向白每稱觴,旨甘鞭后難翱翔。朅來竊食天中央,古人千歲空相望。
同文鎖密御史霜,得公再集評文章。亦說種松輞口莊,使我夢蝶栩栩忙。
便欲負郭占農祥,門開儻容倚孔墻。想挽北斗下挹漿,箜篌更對高秋張。
公應夙世作詞臣,文采飄飄入眼新。
畫燭排空滕閣夜,紅旌照海越臺春。
新篇錦繡盈南國,舊德鹓鴻綴北辰。
白發會稽還臥鎮,直將生理付陶鈞。
賢哉疏太傅,遺榮歸印綬。當時漢廷臣,未省出其右。
進為豈不能,止足吾所守。驅車曉出關,祖帳已芻狗。
惟余清風在,竹帛端不朽。大夫懷家聲,相望千年后。
結廬離城郭,與致寄林藪。華發映童顏,如公殆無有。
何必松與喬,豈弟神所壽。嗟余真漫浪,持是終安取。
敢言六百石,固已愧升斗。行當自免去,執謁隨鄰叟。
縱復無新詩,猶期飲醇酒。但問客如此,亦許登亭否。
長安重行樂,寒食及佳辰。聯翩出游宴,閭巷無居人。
動靜各有趣,拂我朱絲塵。分將幽獨心,守此濩落身。
斯豈眾所然,獨子何殷勤。叩門隨謁入,俯仰色甚真。
從容一笑粲,不覺傾蓋新。念昔各從宦,宿亳為近鄰。
溢言相引重,嗟我曾未聞。乃知國寶拙,不悟王綏仁。
高談喜未定,佳句意益珍。幾有按劍感,驚怪惠好頻。
子方赴吏集,朝暮旅食貧。不忍拜馬足,會且掃朱門。
獨肯閑見我,惟子欲何云。乃言人生世,取舍理莫均。
譬之平地水,東西南北分。感此重拜嘉,幸子長相親。
神強體健頰猶朱,犀虎輕拋憶舊廬。
明月滿船常伴畫,素風傳世莫非書。
涌金門外秋長老,有美堂前錦不如。
預想容觀春色好,靈龜舞鶴引安車。
云物龍蛇慘動紙,父子王家真濟美。
庾翼小兒寧近似,滄溟浩對蹄涔水。
騰蛇無足蜈多趾,以假移真信用智。
龜澼雖多手屢洗,卷不生毛誰似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