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二十
消息閑憑曲藝看,
考工文字太叢殘。
五都黍尺無人校,
搶攘廛間一飽難。
消息閑憑曲藝看,
考工文字太叢殘。
五都黍尺無人校,
搶攘廛間一飽難。
平時的消息只能從技藝相關的記載中了解,《考工記》這類工藝文獻已零散殘缺。五大都市的標準量尺無人校驗,紛亂的市集里連吃飽都難以實現。
曲藝:指技藝、方術等具體技能的記載。
考工文字:指《考工記》,《周禮》中的篇章,記載古代工藝技術。
叢殘:零散殘缺。
五都:漢代指洛陽、邯鄲等五大都市,此處泛指繁華都市。
黍尺:古代以黍粒排列確定的標準量尺,為長度基準。
校(jiào):核對、校驗。
搶攘:紛亂、動蕩。
廛(chán)間:市集、商鋪聚集處。
此詩為龔自珍1839年(己亥年)辭官南歸途中所作《己亥雜詩》之一。時處晚清,國勢衰微,傳統工藝文化因戰亂、忽視而散失,底層百姓更因社會動蕩難以維生,詩人借此詩反映文化與民生雙重困境。
詩中通過工藝文獻殘缺、標準量尺失校、市井求飽艱難等細節,揭示晚清文化衰落與民生疾苦,體現龔自珍對社會現實的敏銳觀察與深切關懷,是其“經世致用”思想的文學體現。
驛路崎嶇泥雪寒,
欲登籃轝一長嘆。
風光不見桃花騎,
塵土空留杏葉鞍。
喪乘獨歸殊不易,
脫驂相贈豈為難。
幷州好馬應無數,
不怕旌旄試覓看。
何處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縈驄馬尾,蝶繞繡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輪立駐車。
入班遙認得,魚貫一行斜。
吳中好風景,風景無朝暮。
曉色萬家煙,秋聲八月樹。
舟移管弦動,橋擁旌旗駐。
改號齊云樓,重開武丘路。
況當豐歲熟,好是歡游處。
州民勸使君,且莫拋官去。
何處難忘酒
軍功第一高
還鄉隨露布
半路授旌旄
玉柱剝蔥手
金章爛椹袍
此時無一醆
何以騁雄豪
明朝欲見琴尊伴,洗拭金桮拂玉徽。
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拋刑部侍郎歸。
倚瘡老馬收蹄立,避箭高鴻盡翅飛。
豈料洛陽風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執象宗玄祖,
貽謀啟孝孫。
文高柏梁殿,
禮薄霸陵原。
宮仗辭天闕,
朝儀出國門。
生成不可報,
二十七年恩。
何處春深好,
春深富貴家。
馬為中路鳥,
妓作后庭花。
羅綺驅論隊,
金銀用斷車。
眼前何所苦,
唯苦日西斜。
靜巷無來客,深居不出門。
鋪沙蓋苔面,掃雪擁松根。
漸暖宜閑步,初晴愛小園。
覓花都未有,唯覺樹枝繁。
細篷青篾織魚鱗,小眼紅窗襯曲塵。
闊狹才容從事座,高低恰稱使君身。
舞筵須揀腰輕女,仙櫂難勝骨重人。
不似鏡湖廉使出,高檣大艑鬧驚春。
何處春深好,
春深博弈家。
一先爭破眼,
六聚鬬成花。
鼓應投壺馬,
兵沖象戲車。
彈碁局上事,
最妙是長斜。
五十八翁方有后,
靜思堪喜亦堪嗟。
一珠甚小還慚蚌,
八子雖多不羨鴉。
秋月晚生丹桂實,
春風新長紫蘭芽。
持桮祝愿無他語,
慎勿頑愚似汝爺。
閑游來早晚,
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云水,
朝廷乞俸錢。
長歌時獨酌,
飽食后安眠。
聞道山榴發,
明朝向玉泉。
何處春深好,春深遷客家。
一桮寒食酒,萬里故園花。
炎瘴蒸如火,光陰走似車。
為憂??鳥至,只恐日光斜。
吏滿六百石,昔賢輙去之。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罷歸。我秩訝已多,我歸慙已遲。猶勝塵土下,終老無休期。
臥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詩。朝與府吏別,暮與州民辭。
去年到郡時,麥穗黃離離。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為郡已周歲,半歲罹旱饑。襦袴無一片,甘棠無一枝。
何乃老與幼,泣別盡沾衣。下慙蘇人淚,上媿劉君辭。
何處難忘酒,
青門送別多。
歛襟收涕淚,
簇馬聽笙歌。
煙樹灞陵岸,
風塵長樂坡。
此時無一醆,
爭奈去留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