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平鎮風中返棹,波濤甚惡,歸臥竟日而心猶悸,作詩自嘲
七里風濤萬疊愁,歸來不道小瀛洲。
流云過影身搖動,空宇無聲耳唧啾。
飄泊樽罍三峽夜,黃昏枕簟九疑秋。
自量終是塵凡客,海月應難掛席求。
七里風濤萬疊愁,歸來不道小瀛洲。
流云過影身搖動,空宇無聲耳唧啾。
飄泊樽罍三峽夜,黃昏枕簟九疑秋。
自量終是塵凡客,海月應難掛席求。
在七里的風濤中,心中涌起萬重愁緒,歸來時都沒顧得上看小瀛洲。流云的影子掠過,感覺身體也隨之搖動,空曠的天宇無聲,耳邊卻似有蟲鳴聲。像在三峽的夜里漂泊著酒杯,黃昏時枕著竹席好似身處九疑山的秋寒中。自己思量終究是個塵世凡人,那海上明月,應是難以掛帆去追求了。
七里:指行程距離七里。
小瀛洲:可能是當地的一處地名。
樽罍(zūn léi):泛指酒器。
枕簟(zhěn diàn):枕頭和竹席。
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寧遠縣南。
掛席:揚帆。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安平鎮乘船時遭遇惡劣風浪,返回后心有余悸而作詩。推測當時詩人可能在生活或事業上也面臨著一些困境,此次乘船的驚險經歷觸發了他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乘船遇風浪之事,抒發人生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內心的愁緒和無奈融入到具體的景象描寫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詩人特定時刻的心境。
二疏歸去后,林下少休官。圣代夔門里,一枝棲故鸞。
覽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瀟湘。神仿佛而忽睹兮,云滃滃而飛揚。石磕磕而振厓兮,灝長瀾之洋洋。登巉巖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鳥翔。勁風為之振木兮,柔條悲嗚而似簧。秋蘭時其未吐兮,芙蓉蔥籠而含香。緬二妃之清塵兮,芳草藞焉有輝光。佐重華之隆盛兮,風教垂于椒房。伊任姒之母周兮,性沉水靚而淑良。佳媛千古鮮儷兮,郁金并爾噴香。文姬蘇蕙焉可比兮,毛嬙西子亦匪其行。慕窈窕之懿范兮,指內則以為方。握芳椒以流盼兮,折桂枝而樹旌。步前躅之愔悘兮,注烈思之荌荌。夫何廢寢而忘餐兮,搜典籍而羅瑤瓊。張丹檠而讀史兮,惟砥德之是榮。翻規箴于往牒兮,心戰兢而惺惺。發鬇鬡而慵整兮,志款款而弗更。希太素之玄風兮,敢撫奩而渝舊盟。恧貪穢之淟濁兮,誦《綠衣》而修名。叩天閽而辟扉兮,謁鉤陳之坤靈。睇太微之光芒兮,顧微軀其何生。將法古以垂后兮,裁青編而見情。庶誕降之不虛兮,弗顧影而愧形。
石室經奇久未回,因思許靖向南來。刺桐花擁蠻姬醉,白芷歌傳逐客哀。漓水半黃遙入海,楚山將暮一登臺。羊何舊好雖能賦,不共流霞竹下杯。
嚴城吹角晚棲鴉,野客扁舟歸興賒。隔岸凍云迷浦溆,滿船寒雨濕袈裟。萍蹤自斷隨風力,蓬鬢知難避雪花。便把生涯問漁父,明年相繼學浮家。
綺羅日減帶,桃李無顏色。思君君未歸,歸來豈相識。
伊人不可見,古臺臨野水。惟應公事閑,意釣還來此。城門日色暮,郡舍秋風起。鳥飛綠蕪上,猿啼碧山里。宦情方淡如,野性或偶爾。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
傳聞歸路尚盤桓,南國人將傲吏看。不為老親寧作尉,更緣瞻母早休官。潘輿擬借甘棠祝,萊綵新裁薜荔寒。此日交游情倍切,苦吟重憶別離難。
廿年風采動臺端,按節南荒六月寒。漢法共推經術吏,周廷元重惠文冠。路當險遠行何易,時向承平諫獨難。攬轡觀風秋萬里,峨眉山月馬前看。
屢爽羅浮約,山靈或笑人。林泉堪浪跡,巖洞幾經春。五鵲時還集,千花歲并新。寒梅如有待,遲暮轉相親。
靜去忘朝暮,庭空一葉驚。香焚消雨氣,筆落起秋聲。林鳥欲無語,山花安用名。月寒頻化水,相照有馀清。
午窗聊自檢殘書,柳外鶯聲一起予。豈謂高陽凋落半,卻緣劉白往來疏。閑于酒德還思頌,老覺詩魔尚未除。留得一屏風月在,晚涼惟擬共君居。
禁門秋草雨中生,睡醒芙蓉小帳清。幾日內庭宣喚少,紫薇花底學吹笙。
冬暖花深地,重逢喜展眉。回憐紙蕉葉,長笑襪鵝溪。筆墨成孤往,路途任兩歧。逝將頭共白,此道素相期。
一丘一壑粗足,老圃老農可師。雞唱不踰風雨,蛙鳴何擇官私。
春紅萬樹抱山斜,落落真源自一家。云起坐中疑有雨,酒行杯面恐飛花。塵緣未斷心雖勝,他日重來約尚賒。略倩淵明記遺事,武陵今不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