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詠落花十首 其二 元理
或奔月窟或天根,云鬢晨晞玉女盆。
榆筴含刑月在卯,黃芽出險卦臨屯。
流烏亭午無留影,顧兔中宵失暗痕。
一笑三峰癡姹女,殘脂斷粉弄精魂。
或奔月窟或天根,云鬢晨晞玉女盆。
榆筴含刑月在卯,黃芽出險卦臨屯。
流烏亭午無留影,顧兔中宵失暗痕。
一笑三峰癡姹女,殘脂斷粉弄精魂。
落花有的好似奔向月窟,有的好似落向天根,清晨時如在玉女盆邊沾濕云鬢。榆莢預示著肅殺之氣,月亮處于卯位;黃芽從險地出現,正像卦象臨屯。中午時分太陽如流烏不停,毫無留影;半夜里玉兔也失去了暗影。不禁一笑那三峰旁癡迷的少女,還在擺弄著殘脂斷粉的精魂。
月窟、天根:古代易學術語,此處可理解為神秘高遠之地。
云鬢晨晞玉女盆:云鬢指女子鬢發,玉女盆是神話中仙女沐浴的地方,這里形容落花的姿態如同女子在盆邊。
榆筴含刑月在卯:榆筴即榆莢,古人認為榆莢出現預示某種節氣變化和肅殺之氣;月在卯指月亮處于卯位。
黃芽出險卦臨屯:黃芽在道教煉丹術中是重要概念,可理解為生機;屯是《易經》卦名,有艱難險阻之意。
流烏:指太陽,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
顧兔:指月亮,傳說月中有玉兔。
姹女:原指少女,此處可能有特殊象征意義。
由于‘寄詠落花十首’作者信息不明,難以確切知曉創作背景。但從詩中運用大量道教和易學術語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道教文化較為盛行的時期,作者或許對道教文化有深入研究,借落花來表達自己對道、對自然變化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可能是借落花表達對自然變化、生命輪回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大量專業術語,充滿神秘色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道教文化與詩詞創作的融合提供了資料。
堯舜天位傳禹王,禹之子啟傳太康。 仲康王相少康后,王寧王槐及王芒。 王泄不降王扃立,王廑孔甲何淫荒。 王皋之后有王發,桀放南巢夏始亡。 十七君余四百歲,夏之天下遂為商。
混沌鑿開吞幾歲,洪荒莫考傳承裔。 但聞前史載三皇,伏義神農及黃帝。 三皇之后五帝傳,少昊顓頊高辛繼。 唐堯虞舜又繼之,天下于斯為盛際。
悠悠劫為朝,萬民恣遨游。 三山眇如塊,舉步身彌高。 絳宮近咫尺,天風度騷騷。 至音非笙歌,泠然八瑯璈。
大道不容言,有滯還有鞿。 返本含元造,竟達無上機。 希夷絕視聽,得一眾甫歸。 向來寢虛師,至訣殊精微。
靈根郁三素,一氣同氤氳。 冉冉霄上游,永離囂塵熏。 空體含五華,霞貫泥丸君。 钚剛爾何神,攝身混祥云。
五岳皆積骨,千霜永難晨。 胡為甘短景,不悟丹臺春。 至道豈在煩,錄精練胎津。 六六琴心文,一悟通玄真。
太空本無形,天衢迥蕭疎。 火煉身彌輕,意行意己如。 飄飄跨倒景,{上林下今}麗舞云裾。 無礙故逍遙,灑然翔清墟。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雨急云飛,驚散暮鴉,微弄涼月。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絕。(微弄 一作:暮天) 心折。長庚光怒,群盜縱橫,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兩宮何處,塞垣只隔長江,唾壺空擊悲歌缺。萬里想龍沙,泣孤臣吳越。
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長亭門外山重疊。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 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暗銷肌雪。辜負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殷勤留與歸時說。到得再相逢,恰經年離別。
舉手釣鰲客,削跡種瓜侯。重來吳會三伏,行見五湖秋。耳畔風波搖蕩,身外功名飄忽,何路射旄頭?孤負男兒志,悵望故園愁。 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元龍湖海豪氣,百尺臥高樓。短發霜粘兩鬢,清夜盆傾一雨,喜聽瓦鳴溝。猶有壯心在,付與百川流。
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云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綠卷芳洲生杜若。數帆帶雨煙中落。傍向來、沙觜共停橈,傷飄泊。 寒猶在,衾偏薄。腸欲斷,愁難著。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過卻。最憐輕負年時約。想小樓、終日望歸舟,人如削。
釣笠披云青嶂繞,綠蓑細雨春江渺。白鳥飛來風滿棹。收綸了,漁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虛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曉。醉眼冷看城市鬧。煙波老,誰能惹得閑煩惱。
銜悲向南浦,寒色黯沉沉。 風起洞庭險,煙生云夢深。 獨飛時慕侶,寡和乍孤音。 木落悲時暮,時暮感離心。 離心多苦調,詎假雍門琴。
秋水魚游日,春樹鳥鳴時。 濠梁暮共往,幽谷有相思。 千里悲無駕,一見杳難期。 山河散瓊蕊,庭樹下丹滋。 物華不相待,遲暮有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