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友和章及性宗用韻二首 其二
千花百草斗青春,法界誰知本一真。
生滅去來渾妙用,洪纖曲直現全身。
參同聊示師資契,授受寧論父子親。
直下承當猶自錯,可憐舍己更從人。
千花百草斗青春,法界誰知本一真。
生滅去來渾妙用,洪纖曲直現全身。
參同聊示師資契,授受寧論父子親。
直下承當猶自錯,可憐舍己更從人。
眾多花草在春天競相爭艷,又有誰知道法界本就是一片真如。事物的生滅來去都是奇妙的作用,無論大小曲直都能展現出完整的本質。我以參同之法略微顯示師徒之間的契合,傳授學問又哪能只論父子間的親情。當下就去承擔還可能犯錯,可惜有些人舍棄自我去追隨他人。
法界:佛教術語,泛指各種事物的現象和本質。
一真:指真如,佛教認為是事物的真實本質。
參同:指相互印證、契合。
師資契:師徒之間的契合。
授受:傳授和接受。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但從詩的內容看,詩人處于對佛法有深入研究和感悟的階段,可能是在與友人交流佛法、探討修行感悟時創作,旨在傳達自己對佛法的見解。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佛法真如,強調要直悟本質,不要舍己逐人。其特點是將佛理融入自然意象和日常感悟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廣,但對于研究佛教文學和禪理詩歌有一定價值。
學詩未后高常侍,獻賦猶先杜拾遺。摘句搜章終底用,求田問舍悔全遲。
濃綠陰中黃栗留,醉鄉遲日厭鳴鳩。青春去后百花歇,賴有枝頭安石榴。
風吹薄日去,雪作同云高。罷飲酬佳節,懷歸賦遠勞。慘顏天照海,長焰夜窮膏。可記經冬事,箋詩次董逃。盆菊才添買,花傭出窖遲。萬錢梅有價,千戶橘初垂。意與時芳迕,寒教晚葉披。適來殘市后,將汝上青瓷。國事同兒戲,無人與笑談。今朝歌者技,一輩大官慚。才絕青衣賦,情兼白杏憨。日聞坊院樂,真是客宣南。隔歲消寒約,尋常事亦乖。覆樽難滴酒,入市欲抽釵。氣盡陽當復,天空化許排。奈何良夜醉,猶不忘俞齋。
西從徼外來,東去還歸海。徒聞朝暮聲,詎識年華改。
煙濕墻花,風翻階藥,晝寂春光閒度。繡榻斜憑,翠樓遙矚,簾衣半遮門戶。甚柳下停驂處,輕云屢成雨。耳邊語。記殷勤、數番低告,爭信道、俄頃便嗟乖阻。夢里得相親,尚依稀、眉黛嬌嫵。細擘蠻箋,怕深衷、難寄豪素。但銜將幽怨,燕子一雙飛去。
梅生養性來關市,賈傅隳官吊汨羅。敢過雷門誇布鼓,輒將魚目換隋和。
桐已參天柏已蒼,昔年曾見似人長。樹猶如此人休怪,賓主相逢鬢各霜。
岳瀆殊祥日月精,入堯金鏡佐休明。衣嚴黼黻皇恩重,劍折芙蓉紫氣橫。玉甃金湯山岳峻,花藏臺榭管弦清。已聞圖上凌煙閣,寵渥穹窿玉不名。
莽莽青州鼓角悲,東方何事動藩籬。紓邊未使依疏勒,按劍徒聞討郅支。豈昧安危關大局,竟難功罪論當時。降書誰委劉公島,橫海雄風百萬師。極天風鶴到澎湖,漫說炎州小一隅。嶺海春深邊信急,臺城秋老大軍孤。八閩地險今何恃,七道邊防敵不虞。依舊嶼分三十六,義軍猶欲殺倭奴。聞道遼陽逼海氛,天戈倏止重修文。詎無殺賊關西將,不盡如兒霸上軍。五利昔猶卑魏絳,一人誰為怒朱云。東風受吏諸公力,愿鼓先聲待策勛。箕封藩屬改盟新,藐爾蜻蜓小國鄰。回紇征兵猶亙市,司農籌幣重捐緡。海濱貢雉知何日,湖上騎驢憶古人。太息五洲成戰局,青山無地駐閑身。
寒江流不極,疊浪日沄沄。詎是悲鳴苦,端由清夜聞。
愁里過清明,日日無情風雨。凄涼客館,佳期乖約,只滿簾飛絮。空凝佇。又波浪接天,帆影落,閑鷗聚。韶光自來去。漸少尊前舊侶。千般恨在,數老病、江淹未須賦。隋苑路。芳草遍綠長堤,忍隔斷,春歸處。
月旦平生精藻鑒,短章七字粲星羅。銀鉤蠆尾爭輝媚,豈減蘭亭敘永和。
何處移來薝卜花,琢成玉葉靜無瑕。天香不合人間有,只是祇園居士家。
扶持社稷似齊桓,百萬雄師貴可觀。神智發中真莫測,貢輸天下學應難。風清鼙角□□□,□肅神龍草木寒。堪羨蜀民恒有福,太平時節一般般。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西北經營似有無,荒原草木待昭蘇。事難語世終多佚,名已從僧且易蕪。著述尚聞傳大嶺,叢殘曾見落三吳。載憑遺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