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橋
馳驅春日道,徙倚水云邊。
野酌真堪賞,山花亦自妍。
石橋分合處,仙跡古今天。
感慨傷前事,兵戎說昔年。
馳驅春日道,徙倚水云邊。
野酌真堪賞,山花亦自妍。
石橋分合處,仙跡古今天。
感慨傷前事,兵戎說昔年。
春日里騎馬趕路,在水云邊徘徊流連。野外飲酒真值得欣賞,山間的花朵也自在嬌艷。石橋有分有合之處,仙人的蹤跡貫穿古今。感慨過往之事令人傷心,說起當年的戰爭場景。
馳驅:策馬疾行。
徙倚:徘徊、流連。
野酌:在野外飲酒。
妍:美麗、嬌艷。
兵戎:指戰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兵戎說昔年’推測,詩人可能身處曾經歷過戰爭的地方,在春日游歷中,看到自然美景與歷史遺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春日游歷所見,抒發對歷史的感慨。其特點是將自然之美與歷史滄桑相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歷史的思考。
揚子江頭楊柳花,金山對面是京華。行人歸醉軍城酒,北向青門正熟瓜。
書懶聊遮眼,詩窮只掉頭。寒醒非不睡,薄醉奈何愁。火細霜還重,風停葉自投。半生災疾里,誰遣未休休。
伽藍蕩盡況名園,追訴豪華眾水喧。何日起衰看抖擻,洛陽重與壯中原。
蓮自濂溪后,先生獨愛之。畫船頻載酒,彩筆每題詩。佳色看偏好,幽香嗅更宜。個中有真趣,浮世幾人知。
白晝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風。諸王舞蹈千官賀,高捧蒲萄壽兩宮。沙苑棕毛百尺樓,天風搖曳錦絨鉤。內家宴罷無人到,面面珠簾夜不收。涼殿參差翡翠光,朱衣華帽宴親王。紅簾高卷香風起,《十六天魔》舞袖長。中官隊仗等宮車,小樣紅靴踏軟沙。昨日官家清宴罷,御羅輕帽插珠花。大野連山沙作堆,白沙平處見樓臺。行人禁地避芳草,盡向曲闌斜路來。院院燒燈有咒僧,垂簾白日點酥燈。上京六月涼如水,人渴天瓢更賜冰。祭天馬酒灑平野,沙際風來草亦香。白馬如云向西北,紫駝銀甕賜諸王。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紫塞風高弓力強,王孫走馬獵沙場。呼鷹腰箭歸來晚,馬上倒懸雙白狼。五更寒襲紫毛衫,睡起東窗酒尚酣。門外日高晴不得,滿城濕露似江南。
旭日清霜麗,關河獨雁飛。征蓬各自遠,會面后應稀。渭水縈秦塞,南山繞漢畿。料君鄉思切,只恐未能歸。
晝永竹陰入戶,春深花事滿城。尋常幸無酒債,夢覺猶有書聲。
夏蓋湖濱宅,幽然水竹開。莊前魚市合,山下酒船來。把釣云移樹,尋詩步石苔。相羊總成趣,直待醒心回。
殘荷入望氣猶蘇,所謂伊人自不孤。水際甘從秋淡薄,霜懷豈憚日清癯。披衣草色欣垂岸,滿目云光欲擁途。遺遠何時今驟得,江洲杜若未全無。
最喜逍遙泉石間,幽居四面繞青山。草迷荒徑人稀到,花壓重門晝自關。古剎風傳鐘磬遠,平疇雨過桔槔閒。荷鋤手斸園中筍,佐酒三杯壯客顏。
隴右奇才冠士林,萬言良策起予深。澤民致主傾丹懇,邀利沽名匪素心。我伴簿書無好思,君陪風月有閒吟。他年共納林泉下,茅屋松窗品正音。
萬里匆歸日,春風欲暖時。近鄉情更怯,促膝意難辭。誼厚何須酒,詩成每見癡。明朝江國別,料有綠如期。
綠樹黃鸝處處山,偶從溪上看云還。人生未許全無事,才得登臨便是閒。
迢遞來金闕,光輝動蓽門。世知慈母節,人帶圣君恩。笑喜翻疑夢,榮封卻未言。癡兒何以報,忠孝策諸孫。
莫作封君看,慈祥若父兄。化教虞芮遜,和了觸蠻爭。列戟猶森衛,曹裝忽趣行。要知莆俗厚,冠蓋送傾城。已滿葵丘戍,民猶借一年。何曾拔薤本,亦不用蒲鞭。羨帑留修泮,公廚少起煙。今無采詩者,付與后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