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
太白上東嶺,西望牽牛角。
煌煌叢薄下,猶爛金盆月。
林際春風生,衣上曉寒薄。
羸馬戀豆味,背櫪不肯發。
行行村舍遙,稍稍農樵作。
天色變茫味,清氣但寥廓。
長空何處聲,早雁在云末。
太白上東嶺,西望牽牛角。
煌煌叢薄下,猶爛金盆月。
林際春風生,衣上曉寒薄。
羸馬戀豆味,背櫪不肯發。
行行村舍遙,稍稍農樵作。
天色變茫味,清氣但寥廓。
長空何處聲,早雁在云末。
太白星高懸在東嶺之上,向西望去它好像與牛角相連。在茂密的草木之下,如金盆般的月亮依然明亮燦爛。樹林邊春風吹拂,清晨衣服上的寒意已漸漸淡薄。瘦弱的馬留戀豆料的香味,背對馬槽不肯出發。我緩緩前行,遠處的村舍隱約可見,農人和樵夫也開始勞作。天色變得迷茫昏暗,清新的空氣顯得格外空曠。不知從長空何處傳來聲響,原來是早飛的大雁在云端。
太白:金星的古稱。
牽牛角:指太白星的位置好像與牛角相連。
煌煌:明亮的樣子。
叢薄:茂密的草叢。
羸馬:瘦弱的馬。
櫪:馬槽。
稍稍:漸漸。
茫味:迷茫昏暗。
寥廓:空曠深遠。
云末:云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次旅途之中,在清晨出發趕路,可能是為了赴任、訪友或其他事務。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清晨出發途中的所見所感,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景色和旅途生活。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內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力和獨特的審美。
明朝便典黑貂裘,寒食寧無數日留。煙斷舊嘗悲介子,火衰今不祀商丘。百年盡付風吹柳,一雨遠隨山入樓。安有五侯鯖到我,自修茶事試香篝。
試品齋中畫,曾無第二流。頑礓與亂筱,應掛在當頭。
一雨緣南浦,波明柳蔭門。遙知湔裾處,為我一攀翻。
野燒空原盡荻灰,逐臣千里寄書來。蟲聲竟夜引鄉淚,舊館秋陰生綠苔。
百尺荊臺草徑荒,如何前日謂云陽。古今不盡遷移恨,依舊臺邊水渺茫。
落日平原朔氣凝,征途迢遞倦難勝。風生沙捲殘年雪,春至河銷半渡冰。古戍黃昏喧斷角,遠村寒夜見孤燈。鶯花自愛家林好,裘馬何心向五陵。
詞客家何處,西南是岳州。地連湘樹闊,湖共楚天浮。極目風煙夕,驚心鴻雁秋。君山更奇絕,應待子長游。
此日復何日,眷言會君子。方擬躍馬尋,忽焉具來止。來止將何為,握手論文史。春城沽酒佳,斟酌一何喜。普緣古仙游,山水嘉無比。若賦南山篇,請君自茲始。
母死兒亦死,母生兒亦生。兵刀是何物,門外自縱橫。
散策橋南路,春容最好時。夢回花滿眼,猶恐是辛夷。
滿頭霜雪背青山,百歲身心幾日閑。異果奇花香撲面,往來惟在酒徒間。
龍舸中流四望舒,水容波色凈仙蕖。紅搖錦繡千重里,碧浸玻瓈萬頃馀。巖畔青松停瑞鶴,洲前翠荇觸游魚。蓬丘閬苑非人境,萬歲千秋奉圣娛。
涼露下蓮池,云廊夜步時。小鬟癡欲睡,頻說斗杓移。
浪說蘭亭褉事修,年年春好錦堤游。花翻舞袖驚歌板,柳隔高城暗酒樓。綠樹恐應春事老,金鞭重為使君留。竹西路晚歸時醉,何處珠簾半上鉤。
襤縷關前業,莫訶今日身。若言由冢墓,個是極癡人。到頭君作鬼,豈令男女貧。皎然易解事,作么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