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歸南村道中作
偶出耽清賞,巾車趁雪還。
溪痕迷野渡,日色辨前山。
斜徑孤樵晚,高枝并鳥閑。
欲投煙際宿,荊戶未昏關。
偶出耽清賞,巾車趁雪還。
溪痕迷野渡,日色辨前山。
斜徑孤樵晚,高枝并鳥閑。
欲投煙際宿,荊戶未昏關。
偶然出門盡情欣賞美景,坐著車子趁著雪后返回。溪水痕跡讓野渡難以辨認,憑借日光才能分辨前方山巒。傍晚時分,偏僻小徑上有個孤獨的樵夫,高高的樹枝上鳥兒成雙成對悠閑自在。想要在煙霧彌漫處投宿,柴門在天未黑時還未關閉。
耽:沉溺,這里指盡情享受。
巾車:有帷幕的車子。
溪痕:溪水流動留下的痕跡。
野渡:野外的渡口。
并鳥:成雙的鳥。
煙際:煙霧彌漫之處。
荊戶:柴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是詩人在雪后外出游玩歸來途中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寧靜的時期,詩人有閑暇去欣賞自然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雪后鄉村的景色,突出了鄉村的寧靜與自然之美。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獨特感受。
林梢吐寒月,清絕不勝任。蠻榼憑誰共,胡笳秖自吟。探簾風似剪,切戶斗如斟。何處行舟動,澄波自委金。
拔蒲清川渚,水淺蒲不長。自非排風羽,莫羨凌云翔。拔蒲江水湄,終日不盈把。嫌殺紫鴛鴦,雙戲蒲葉下。拔蒲復拔蒲,織作波紋簟。無處寄相思,秋風露蓮淡。
相逢忽復別,羈客不勝情。衰柳高秋晚,寒山淡日明。歌殘春酒盡,帆遠暮潮生。何慰潘郎夢,芳聲達鳳城。
嗟予小子,才無寸長。寤寐周孔,墜緒茫茫。譬彼滄海,欲涉無梁。何以自釋,盡我壺觴。
蒼龍將雨出山來,天為生靈息禍災。甘澤既能隨愿足,片云未必為詩催。稻畦已溢平疇水,蕙帳仍轟動地雷。剩欲搆亭題志喜,只疑人怪老坡才。
不畏山蹊險,來參國手仙。兩賢豈相厄,一著竟誰先。苔滑經微雨,松聲應瀑泉。楸枰才半局,柯爛已多年。
掀翻塵見解,推倒舊河山。謝絕寰中擾,親身見孔顏。
翠竹閑旌節,黃花老佩環。玉關秋夢斷,紙上看南山。
興國年間路始開,前朝碑墨半蒼苔。雁橫宕月知秋到,僧踏湫云看瀑來。一嶺未教靈運識,萬松誰道了翁栽。此山曾共秋風約,說與山猿不用猜。
西湖晴雨畫圖間,坐倚闌干自解顏。無酒可供千日醉,有錢難買一生閒。草衰春色來時路,鶴宿秋聲起處山。橫笛吹殘天又晚,釣舟燈火入蘆灣。
傷時懷抱不勝愁。野水粼粼綠遍洲。滿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樓。明眸皓齒人難得,寒食清明事又休。只是鷓鴣三兩曲,等閑白了幾人頭。
候客兒童預掃門,登堂忽已具盤飧。一時談笑風生麈,竟日淹留月到軒。行止百年真有數,醉醒吾輩可無論。海天回首輕陰散,猶有高情在掖垣。
黃山好,日出涌金輪。七寶光涵云燦爛,萬山霞映氣氤氳。虹彩繡天閽。
兩丸日月,細看來、也是樊籠中物。點點山河經過了,拔幟幾番殘壁。白是沙堤,蒼然吳楚,一片成氈雪。此時把酒,舊詞還是坡杰。歌罷公瑾當年,天長地久,柳與梅都發。幾許閑愁斜照里,掌上漚生漚滅。滄海桑枯,東陵瓜遠,總不關渠發。簪花起舞,可憐今夕無月。
暮寒窗晚。正環天戲舞,玉塵吹散。曲徑里、誰折梅枝,嘆夜雪山陰,灞橋人遠。望極云深,漸暗卻、殘鴉數點。算情銷淚損,憑欄幾費,傷高心眼。空驚歲時荏苒。聽秦關斷續,笛風傳怨。忍付與、曉月華清,料應識香痕,夢魂千轉。獨客萍蹤,問去雁、甚時能見。待春晴、同賦梨花,翠簾醉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