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皇帝御書松風二字顧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齋中 其一
櫩榜松風字,崇禎御筆留。
龍賓猶拱護,燕雀解啁啾。
內使開黃帕,遺民泣白頭。
圖書滿天府,零落更誰收。
櫩榜松風字,崇禎御筆留。
龍賓猶拱護,燕雀解啁啾。
內使開黃帕,遺民泣白頭。
圖書滿天府,零落更誰收。
屋檐匾額上的“松風”二字,是崇禎皇帝的御筆留存。仿佛龍賓之墨還在拱護著這字跡,燕雀也似乎懂得為此而啁啾。當年內廷使者打開包裹御書的黃帕,如今明朝遺民們白發蒼蒼,見此不禁悲泣。宮廷中曾有無數珍貴圖書,如今都已零落,又有誰來收拾呢。
櫩榜:屋檐下的匾額。
龍賓:指墨。傳說墨神名龍賓。
內使:宮廷使者。
黃帕:黃色的錦帕,用于包裹珍貴物品,此處指包裹御書之物。
遺民:指改朝換代后仍忠于前朝的人。
天府:指宮廷府庫。
明朝滅亡后,崇禎皇帝已逝去。顧苓得到崇禎御書“松風”二字并掛于齋中。詩人看到這御書,感慨于明朝的覆滅,當時社會處于改朝換代的動蕩時期,遺民們對前朝充滿懷念,詩人在此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崇禎御書抒發對明朝滅亡的悲嘆。其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遺民的普遍情感,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下上茅皆屋,東西竹亦垣。城標雙塔短,岡擁一旗尊。林密鳥巢隱,風低蛙吹繁。稀疏見畦畛,真學邵平園。
入江回照化殘霞。一時紅更多,江山沈醉付鶯花。王孫何處家。伏枕秋聲無可避,零蓬饑羽各天涯。黃葉依風自舞,爭枝喧暝鴉。
行云濃淡日無輝,輕雨飄飄點客衣。馬上漫郎醒復醉,一杯容易送春歸。
阿姊能搴楊柳枝,同心為帶結絲絲。生來獨有儂多智,閒解連環人不知。
黃龍蒼兕各成塵,云物猶依故國新。擊楫臨流虛往事,據鞍雄盻又何人。三靈此日應移卜,五岳何年復貢珍。記得斗牛曾伐歲,越王勾踐合焦唇。
一番閱歷一番新,咳唾珠璣自有因。馬足車塵增學問,鳶飛魚躍化天真。灰從劫后心先冷,詩到工時骨易貧。寄語使君珍重著,莫教辜負苦吟身。
西風吹浪不能平,又阻歸舟一日程。正是關河愁絕處,柳條無數作秋聲。
滑滑春流瀉縠紋,嵐光映照石榴裙。今朝止許談風月,何日相從問水云。細雨戶收山鳥喜,亂畦行盡草花薰。海棠枝底烏紗側,未覺飛觥到十分。
新晴可步履,杖策穿云林。蕭齋有達士,六合涵胸襟。東偏辟小窗,廣袤不盈尋。片石遠山意,寸池滄海心。乃知一芥子,可納須彌岑。歸鴻目不盡,為爾發微吟。
窮愁無計對春江,肘后誰傳不死方。欲盡半腔牛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但存佳句吟清夜,依舊孤行向路旁。若把瓣香燒出去,門庭從此恐無光。
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蘭榮一何晚,嚴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質道所貴,遭時用有嘉。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賢才抑不用,遠投荊南沙。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安得孔仲尼,為世陳四科。
九重青瑣闥,百尺碧云樓。明月秋風起,珠簾上玉鉤。
常自激昂攤夜卷,不將盥漱待晨曦。侵云鬢腳能虛櫛,抵頂天公合有知。廚北編籬聊護筍,樓南筑圃細開岐。董生記得昌黎語,蹙蹙咨咨不動時。
巫溪城外雪茫茫,巫溪城內風涼涼。乙亥除夕寒氣洌,誰向街頭立彷徨。卻是豆蔻一村女,鬢發散亂面無光。低頭不語自垂淚,胸前紙牌三尺長。上有文字如蝌蚪,讀來句句斷人腸。村女本住磨圍底,黔之東南名凱里。五星旗下紅領巾,父耕母織樂無比。自幼立志勤讀書,報國投身新世紀。山寨碧云映蓬窗,牧歌村笛常在耳。無端大難來匆匆,阿爹一夕暴病死。阿爹阿爹呼不應,繞棺二男一女子。男始小學女初中,從今而后當何以。阿娘淚盡饑腸轆,典罷衣被賣牛犢。夙興夜寐苦難當,悄然遠適去何速。阿娘阿娘心何忍,臨行不留一粒谷。村女手撫兩小弟,從此流浪路迢遞。但逢城鎮即暫留,街頭垂首有如此。只求路人發慈悲,些許小錢維生計。待到湊足學費時,還將復學學科技。哀哉村女命何苦,凱里來此二千五。天寒地凍山水長,一路茫茫多風雨。豈知巫溪深峽中,山區亦多貧困戶。況復仁愛久相違,世風日下心不古。來來往往但圍觀,誰肯為汝施幾許。街頭夜來人漸散,萬家團圓吃年飯。一霎煙花滿天紅,爆竹聲聲震霄漢。不知此時風雪中,街頭伶仃誰與伴。
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相如間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