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人廬山讀書
憐君少雋利如鋒,
氣爽神清刻骨聰。
片玉若磨唯轉瑩,
莫辭云水入廬峰。
憐君少雋利如鋒,
氣爽神清刻骨聰。
片玉若磨唯轉瑩,
莫辭云水入廬峰。
憐惜你年少才俊,如鋒芒般銳利,氣質爽朗、神情清朗,聰慧過人。就像一片美玉越打磨就越晶瑩,不要推辭奔赴廬山去讀書學習。
憐:憐惜,贊賞。
少雋:年少才俊。
片玉: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這里指被勸者。
云水:指行旅,這里表示前往廬山的路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看到一位年少有才的人,為了讓其進一步提升學識,鼓勵他前往廬山這樣的讀書勝地深造。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到廬山讀書。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形象的比喻激勵少年,在勸學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輕陰漠漠飛朔鴻,雪崖冰柱連煙空。銀缸入夜照瑤瑟,坐擁青綾聞北風。北風浩浩吹南極,飛蓬滿天堪嘆息。銅龍錯落誤昏曉,朱鳳威垂失顏色。騷騷屑屑斷復連,據梧細聽寒不眠。鯤鵬變化摶碧落,虎兕叫嘯愁蒼煙。有時悠揚入寥廓,妙韻奇音相間作。碧梧翠竹競竽籟,漢女胡姬合弦索。又如鮫室鳴杼機,萬靈洶涌乘潮歸。老蛟怒挾片云立,海水瀟瀟皆倒飛。吾聞風自土囊起,搖蕩青蘋千萬里。蘭臺詞客謾雌雄,大塊何心乃如此。憶昨與君同燕娛,瓊簾繡幕圍彤爐。坐中酬勸不知暮,門外寒威何處無。出門勢欲卷平地,幽棲咫尺何由至。褰衣似怯寒浪涌,刮面不數錐刀利。歸來大笑行路難,豈知跬步成關山。百年鼎鼎貴行樂,何用跋涉摧心顏。君今未得揚帆去,歸夢飄蕭滿煙霧。浩歌一曲江南春,北風吹落三花樹。
聞郎好新變,緩歌為上聲。危弦依柱走,猶是故時情。
傾國佳人自若耶,眼如秋水貌如花。吳宮一出歸何處,溪上傷心舊浣紗。
燕山勛烈有馀光。問丹桂、幾枝芳。陰德后來昌。但教子、應須義方。功名看破,黃冠野服,林下道家裝。何處是仙鄉。這日月、閑中最長。
與翁相識在歡筵,平易交親許忘年。蘭室傾樽見肝膽,練裙信筆灑云煙。風來渤澥濤聲闊,夜靜燕山月色妍。明日長衢黃葉亂,今宵清夢伴君旋。
高樓俯廛市,此日快登臨。幽靜無塵氣,清虛稱道心。苔階秋鶴舞,竹徑晚蟬吟。悵望三茅境,白云深復深。
散誕羈鞿外,拘束名教里。得性千乘同,山林無朝市。勿以耕蠶貴,空笑易農士。宿昔仰高山,超然絕塵軌。傾壺已等藥,命管亦齊喜。無為嘆獨游,若終方同止。
窗開深井泉,窈窕千丈碧。何幸且淵澄,無勞遽心惻。
墨香分惠小郎宜,未學猶慚最老師。蝴蝶豈應稱鳳子,螺螄那得號珠兒。九旬玉杖爭扶日,兩代斑衣賽舞時。但使閨庭多樂事,浮云富貴不須期。
一代馬新息,英風颯至今。能將裹革事,了卻據鞍心。樂府歌都護,孤兒備羽林。清源務持重,不愛肘間金。
西江何處是云津,分得匡廬白鹿春。庭草易沈先輩跡,書香仍繼后來人。品題山水誰留讖,變化云龍自有神。珍重斯文今日意,篇詩聊復寫吾真。
人謀此云逐,相見動歡劇。星堂深燕歌,慰我好顏色。值此三春候,天氣亦朗適。遙堤綴緗枝,密葉棲綠翼。為樂曾幾何,離別復在即。驪駒鳴遠道,使我心轉惻。轉惻復何為,別取不可止。征人向江津,游子歸故里。懷賢弗能忘,佇立洲之沚。明時策殊勛,褒寵日伊邇。令德崇以昭,芳馨冒神喜。眷戀兒女間,豈以望君子。
正朝覽物華,庭梅色已弄。送臘稍辭寒,迎歲尚含凍。年光蕊上轉,春意枝間動。初妍映柏觴,早芳入椒頌。人對新歲花,鳥回新花哢。
誰乞還丹道士家,小喬摧折枉如花。世緣易就氤氳使,泉路難尋古押衙。
行義時人重,才能邑里稱。系傳高士遠,家挹太湖清。身世驚流電,朋游嘆曙星。從知郭有道,不愧蔡邕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