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社集喜葉化父至自羅浮
小院綠陰春半過,追歡林下勝游多。
麗人意態稱天寶,禊事風流視永和。
塵世隨緣醒鹿夢,閒身到處訪漁蓑。
相逢更有羅浮客,猶帶煙霞襲薜蘿。
小院綠陰春半過,追歡林下勝游多。
麗人意態稱天寶,禊事風流視永和。
塵世隨緣醒鹿夢,閒身到處訪漁蓑。
相逢更有羅浮客,猶帶煙霞襲薜蘿。
小院里綠陰漸濃,春天已過去一半,在山林中聚會尋歡,暢快的游玩活動很多。美人的姿態仿佛是天寶年間的模樣,此次上巳雅集的風流韻事堪比永和九年的蘭亭集會。在塵世中隨緣而安,從虛幻的夢境中清醒,我這閑散之身四處尋訪隱居之人。更欣喜能與從羅浮山來的友人相逢,他身上還帶著羅浮山的煙霞之氣,沾染著薜蘿的清香。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社集:文人結社聚會。葉化父:人名。羅浮:山名,在廣東博羅、增城、龍門三縣交界處。
天寶:唐玄宗年號,當時社會繁榮,有很多風流韻事。
禊事:古代于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的祭禮,后演變為水邊宴飲、郊外游春的節日活動。永和:東晉穆帝年號,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蘭亭舉行禊事。
鹿夢:出自《列子·周穆王》,比喻虛幻的夢境。
漁蓑:指代隱居之人。
煙霞:指山水間的云霧之氣,常象征超凡脫俗的氣質。薜蘿:薜荔和女蘿,常指隱者的服飾或住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上巳節是古代文人喜愛的聚會節日,在這一天文人雅士常舉行雅集活動。詩人可能是在春日的上巳節,與友人在山林小院中聚會,恰逢葉化父從羅浮山趕來,于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文人之間的交流活動較為頻繁。
這首詩主旨圍繞上巳社集展開,描繪了聚會的歡樂場景和超脫的心境。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優美,營造出高雅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學素養。
雄名垂竹帛,荒陵壓阡陌。 終古更何聞,悲風入松柏。
解遣愁人,能添喜氣。些兒好事先施力。畫堂深處伴妖嬈,絳紗籠里丹砂赤。 有艷難留,無根怎覓。幾回不忍輕輕別。玉人曾向耳邊言,花有信、人無的。
細雨吹涼客袂分,青燈夢短苦思君。 洞仙應快登臨眼,盡向山邊掃白云。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寒,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禮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 龍銜火樹千燈艷,雞踏蓮花萬歲春。 帝宮三五戲春臺,行雨流風莫妒來。 西域燈輪千影合,東華金闕萬重開。
未觀嚴桂先觀菊。世間底事真遲速。節物苦相催。重陽便到來。 白衣何處覓。沽酒邀佳客。一笑有余歡。官居終日閑。
明月清風,綠尊紅袖。厭厭夜飲勝如晝。雖然文字有馀歡,也須閑把笙歌奏。十雨如期,三秋屆候。去年豐稔今年又。東阡西陌稼如云,笑他齊量區兼豆。
今歲慶生朝,遲似迎長十日。試向彩衣堂下,聽歡聲洋溢。 小孫能笑長能歌,已自堪娛膝。管取婆猶未老,見滿床堆笏。
瓊苞玉屑,問天公、底事亂拋輕墜。城郭山川都一樣,那得個般清氣。謝女才情,如何只道,柳絮因風起。比梅差可,但無綠萼紅蕊。 坐上十客雄豪,頹然一老,草具相邀致。驅盡寒威憑酒力,買笑千金須費。誰辦佳詞,洛陽年少,筆下生新意。待添幾盞,共君今夕同醉。
自古馀杭多俊俏。風流不獨夸蘇小。又見尊前人窈窕。花枝裊。貪看忘卻朱顏老。 曲巷橫街深更杳。追歡買笑須年少。悔不從前相識早。心灰了。逢場落得掀髯笑。
尊俎之間著二陳。津津眉宇笑生春。清歌妙舞兩無倫。 叔隗輕盈饒態度,小喬嫵媚足精神。風流總屬一家人。
太平有象,老人星、喜照滹陽。前銜曾近文昌。壽樂堂名今年余慶,新到五花堂。看雞鳴問寢,鱗次稱觴。白眉最良。八州督,漢侯王。院院瓊林玉樹,畫戟清香。一椿五桂,更休說、燕山竇十郎。談麈上,白日羲
羅敷初總髻,蕙芳正嬌小。月落始歸船,春眠恒著曉。 何處期郎游,小苑花臺間。相憶不可見,且復乘月還。 別來花照路,別后露垂葉。歌舞須及時,如何坐悲妾。
秦王龍劍燕后琴,珊瑚寶匣鏤雙心。誰家女兒抱香枕, 開衾滅燭愿侍寢。瓊窗半上金縷幬,輕羅隱面不障羞。 青綺幃中坐相憶,紅羅鏡里見愁色。檐花照月鶯對棲, 空將可憐暗中啼。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