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顰作十首亦前人廣騷反騷之意內二十九首用舊題惟歲寒知松柏被褐懷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別命題或追錄少作并存于卷以訓童蒙之意 熱不息惡木陰
觸熱慵休息,誰知志士心。
既名為惡木,不可就繁陰。
炎赫當三伏,輪囷欲百尋。
蔽牛徒隱映,下馬復沉吟。
濁世無孤竹,中原有鄧林。
飄然遠游興,散發更披襟。
觸熱慵休息,誰知志士心。
既名為惡木,不可就繁陰。
炎赫當三伏,輪囷欲百尋。
蔽牛徒隱映,下馬復沉吟。
濁世無孤竹,中原有鄧林。
飄然遠游興,散發更披襟。
頂著酷熱也懶得休息,誰能知曉志士的心意。既然它被稱作惡木,就不能到它濃密的樹蔭下躲避??釤嵴耆欤@惡木樹干彎曲高大仿佛有百尋。它雖能遮蔽牛只,讓人徒然在它的影子里暫避,我下馬后還是不免沉吟。這渾濁的世道沒有伯夷、叔齊那樣的高潔之士,中原大地卻多的是平庸無用之木。我頓生飄然遠游的興致,披散著頭發敞開衣襟。
觸熱:冒著炎熱。慵:懶。
惡木:古人認為其枝葉有臭味的樹。
炎赫:酷熱。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輪囷:屈曲的樣子。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蔽牛:形容樹木高大,能遮蔽牛。
孤竹:指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他們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后餓死,是高潔之士的象征。
鄧林:古代神話傳說中夸父追日時棄其杖所化的樹林,這里泛指樹林,比喻平庸無用之木眾多。
散發:披散頭發,形容放任自在。披襟:敞開衣襟。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所處的濁世,社會環境不良,缺乏高潔之士。詩人以詩明志,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高潔品格,不隨波逐流。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象征和對比手法,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的個人志趣和精神追求。
一局殘棋雙鶴去,石枰空倚白云寒。
朱甍翠瓦,幾折修廊,占有無窮佳麗。粉黛初勻,琵琶斜抱,蕊闕仙人驚避。軟款移纖指。撚冰弦數轉,泠然幽細。恁時晌、梁塵韻繞,微動朱唇,悄含商徵。如聽徹霓裳,恍惚神游,云階月地??靶εf家宴席,杜牧清狂,只把柔情虛費。未似而今,華堂歌舞,掩卻吳宮西子。許我投桃李。自憐得、難比無雙才藝。愿且與、琴心共討,酒壚深處,寫成閑事。相娛戲。何須賦比凌云氣。
吾州文物咸同盛,一代藏書數此樓。萬卷舊曾卑皕宋,百蘭終見著千秋?;臎龀仞^增陳跡,澒洞風塵喚客愁。世事滄桑安可語,殘燈塵幾惜山丘。
三年到此百無功,種得桃花滿縣紅。此日不能收拾去,一時分付與東風。
案上文書任作堆,病無心力更翻開。前陂萬頃平如砥,掛上西窗看雨來。
知爾今何處,孤高獨不群。論詩唯許我,窮易到無文。貰酒兒穿雪,尋僧月照云。何時再相見,兵寇尚紛紛。
故人已作無期別。故園幾度花如雪。家在五湖東。一春歸意濃。畫師何所本。對此添愁悶。高樹綠陰齊。子規相向啼。
三百馀年歷數更,東南萬里看升平。黃金臺上麒麟閣,混一元勛是賈生。
日面佛,月面佛,大海波翻,須彌突兀。磕破腦門,額頭汗出。明眼衲僧未辨明,抬頭好看沖天鶻。
打疊歸裝剩一肩。只憑忠信涉狼煙。太湖湖水曾親見,應訝飛車入浙邊。行不得,睡無眠。亦知今夕是何年。梅花不管興亡事,綠慘紅嫣總可憐。
群山袞袞卷波濤,舉手天門尺五高。塵土多年昏病眼,猶能千里見秋毫。
漫山麥壟已青青,云壓群峰未肯晴。泥行若畏荒蹊險,誤聽風聲作雨聲。
久別無消息,今秋忽得書。諸孤婚嫁苦,求己世情疏。亂甚無喬木,溪多不釣魚。祗應金岳色,如爾復如余。
紫荷媚曲塘,青秧舞平畦。晨光泫晞露,眾木含華滋。咸驚物外慕,歸休及良時。
醇醪未飲心先醉。檀熏馥、畫簾垂地。粉面微赪,翠云斜墮籠雙髻。裊裊一簪末利。歌長不盡綢繆意。逞風流、盡在含睇。判將永夜,無眠遍識羅襟底。只恐此歡難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