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菊泉二首
雨色巖花入牖斜,城中風景似山家。橫琴不奏朱弦調,對菊惟看白玉花。
十月霜庭菊正肥,亭亭寒影照山扉。野夫本是淵明侶,可怪淹留夜不歸。
雨色巖花入牖斜,城中風景似山家。橫琴不奏朱弦調,對菊惟看白玉花。
十月霜庭菊正肥,亭亭寒影照山扉。野夫本是淵明侶,可怪淹留夜不歸。
雨幕中巖花斜斜映入窗戶,城中這風景好似山間人家。我展開琴卻不彈奏傳統曲調,對著菊花只欣賞那潔白的花朵。十月霜雪中庭院里菊花正繁茂,亭亭玉立的寒影映照在山門前。我本就是像陶淵明一樣愛菊之人,難怪會久久停留而夜晚不歸。
牖:窗戶。
橫琴:展開琴。朱弦調:指傳統的琴曲。
野夫:作者自稱。淵明侶:像陶淵明一樣愛菊的人。淹留:久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秋季,當時詩人處于城中,可能生活閑適。詩人或許受陶淵明愛菊的影響,看到菊花后有感而發,借詩表達自己的志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雅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景色并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勝地欣從六月過,藕花無數滿城河。扶疏亭下竹何在,會義庭前草已多。建郡當年號南宿,懷人此日憶東坡。明朝又過符離店,滿眼云山翠似螺。
三水西頭紫石磯,舊時桃葉此扃扉。綠蘿生長存閭井,碧玉人家本細微。樹解生珠瓊蚌似,花能吐鳳赭桐希。擬從雙角攜公姥,孺子宮邊白首歸。
白酒頻斟當啜茶,何妨一醉野人家。據鞍又向岡頭望,落日天風雁字斜。
仆本幽并兒,抱劍事邊陲。風亂青絲絡,霧染黃金羈。天子既無賞,公卿竟不知。去去歸去來,還傾鸚鵡杯。氣為故交絕,心為新知開。但令寸心是,何須銅雀臺。
勝地深深際,霏煙瀲瀲重。春回三徑里,人在萬花中。曲岸依瑤圃,回流對碧峰。輞川馀畫幅,詩思苦為工。
關塞秋風霜葉飛,又聞跨馬出邊陲。多卿為國忘勞瘁,老我懷賢惜別離。萬里屢勤鴻雁信,一緘遙荅鳳凰枝。保民有志堅如石,想見西人載路碑。
春光無遠近,都訝艷陽時。蝶稚初涂粉,蠶眠欲咡絲。隴云歸雁早,海日到窗遲。惆悵芳菲里,佳期那得知。
床頭一帙五千言,竹里柴扉晝不喧。酒似桃花春似海,避秦何必武陵源。
風物湖中好,家家白板扉。浮云去水近,返照入林微。潮落漁磯淺,江寒雁影稀。晚來砧韻起,是處搗征衣。
高堂鶴發正垂絲,司諫能忘囑別時。幾載望云勞遠夢,三春抗疏訂歸期。君從臣有寧親旨,兒抱孫歌祝壽詩。稱意人間惟此樂,送君真動百姑蘇。
鳳闕今無夜,群星燦碧穹。緣何云欲立,高唱起天風。筆下千秋氣,樽前百丈虹。休言春已盡,此興奪春工。
愛酒淵明,無錢休對黃花語。一杯誰舉。寂寞空歸去。屋上青山,山上行云度。悠然處。是中真趣。欲寫還無句。
多年書問斷,湖海竟悠悠。一見心雖滿,相看淚忽流。彩煙山色暮,碧瀨月痕秋。明日登程去,鹡鸰河上愁。
唯余小子,甫離于蒙。鳴鹿陪京,班鹓上宮。曾是袞裳,而薦雕蟲。驛驛秋官,方迓聿從。
飄然年少棄繻生,每出新篇令我驚。一字風云爭吐氣,千秋日月破藏名。無奇寂寞甘揚閣,有好嵯峨必漢京。五子見來今已盡,那能白眼向時英。